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2章 一致对外 (第1/2页)
昌隆十年十一月十六日,持续了三个月零五天的海州之战最终以幕国军队全面占领海州而结束。 但是,幕国海州派遣军为了占领海州却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幕国军队的伤亡总数超过了十万之巨。 此战,幕国方面共计损失了坦克400余辆,飞机一百余架,战舰三艘。 历经四任司令官,一名陆军少将被击毙,第三任海州派遣军司令官五茂凛太郎陆军中将也因伤势过重在闽京陆军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全面占领海州所付出的代价可谓是超乎了幕国大本营的想象。 第十一集团军在海州保卫战之中所展现出来的顽强也超乎了洋人观察团的预料。 大恒军队打不了硬仗、缺乏抵抗之决心的帽子被第十一集团军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给摘了下来。 而本已经决心殉国的第十一集团军司令杜承弼则在最后关头被特情总署安排的飞机接出了海州。 此战,第十一集团军虽然拼光了十五万人,但也让幕国人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大恒军队面对幕国军队首次打出了1.5比1的战损比。 这个结果极大鼓舞了大恒抵抗幕国侵略者的士气与决心。 昌隆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陈见深在帝都召开了大恒统战大会。 各地军阀纷纷出席了统战大会并正式表态愿意接受大恒三军最高统帅部的调遣共同抗幕。 至此,大恒一致对外的抗幕大局才算是正式统一了起来。 陈见深在统战大会上宣布——凡是加入大恒护国军序列的部队且真心遵照统帅部安排进行抗幕的,各部军饷皆由朝廷统一拨付调配。 武器补给供应也将按照正规军标准发放。 但是,为了抗幕大局——最高统帅部必须对各集团军按照大恒护国军的军事建制下派军官。 尤其是政工军官,连级的宣导员,营级的督导员,团级的督导主任,师级的督导长以及军和集团军一级的总督导长全部由最高统帅部指派。 统战大会上,陈见深还以最高统帅部的名义下达了各部新改编部队的部队军官还将分批次参加由最高统帅部组织的军官学习班。 陈见深此举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彻底改变大恒武装的派系之分,将大恒军队彻底变成一支真正的国家武装。 不解决这个问题,在战场上都怕吃亏、都想保存实力的话,这仗肯定会被拖后腿。 这种问题可是有着前车之鉴的,当年某位蒋姓大佬在这方面可是吃了不少的亏。 手底下很多精锐之师就是被所谓的友军给坑没的............. 对于陈见深的这一安排,众人虽然心里或多或少都有点想法,但陈见深以大恒朝廷的名义承担起了他们的军饷补给,人家派点军官过来倒也是无可厚非。 更何况,他们也严重低估了大恒护国军那些专业的政工军官的能力。 把护国军的那套东西搬过去,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给这些军阀武装来一个脱胎换骨。 等这场战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