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不是蚁贼_第255章,观察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5章,观察者 (第4/4页)

,并州的藤甲军就是朝廷镇压不住的对手!

    郭嘉没好气道:“这样的政策怎么可能实施的下去,天下的门阀都会造反的!”

    现在大汉一大半的土地都在门阀士族手中,而且还是最肥沃的土地,他们要交三成税,的确可以解决大汉财政的问题,但郭嘉的家族也是豪强,他更知道大汉的门阀士族情愿用这三成税赋,用来造反,推翻这个让他们上交三成税的朝廷!

    戏忠冷笑道:“这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了,朝廷选择安抚门阀士族,所以百姓造反,雷公选择安抚百姓,干脆杀光并州的门阀士族,你看现在的上党郡不是一派万象更新的景象,没有门阀士族大家的生活也没有变得差多少了,一个上党郡都可以养活上百万百姓!”

    寒门也分大小,戏忠就是最彻彻底底的寒门,他家中只有几百亩土地,要不是他自幼聪慧,被颍川书院的祭酒免去束脩才可以在颍川书院读书,但像他这样的穷学生,在书院受到的欺负是可想而知的,他对门阀士族的感官并不好!

    而郭嘉虽然家道中落,但确是从世家衰落下来的,可以算是最顶级的寒门。甚至应该他的家族却不是寒门,郭嘉出身阳翟郭氏是东汉的世家大族,家传刑律之学,主修《小杜律》,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自其先祖郭躬以来,阳翟郭氏的法学中就带有浓厚的儒家色彩,判案时甚至援引《论语》和《诗经》。

    阳翟郭氏的很多子弟,也因为家学的缘故,得以担任司隶校尉、廷尉等与法律有关的职位。

    《后汉书》都记载,郭氏自弘后,数世皆传法律,子孙至公者一人,廷尉七人,侯者三人,刺史、二千石、侍中、中郎将者二十余人,侍御史、正、监、平者甚众。

    这也是郭嘉为什么可以在颍川书院读书,并且还可以成为袁绍的座上宾,因为郭嘉的家族也就在颍川这种豪门遍地的地方难以出头,放在大汉其他地方都可以成为豪门。所以郭嘉对于藤甲军这种均田,杀戮门阀士族还是有一定意见的!

    所以郭嘉说道:“现在藤甲军的政策根本不能持续下去,就现在看到的情况来看,上党郡的百姓只有一半有田地,其他的百姓都是靠着藤甲军进行各种徭役赚钱,但光一个上党郡我们就看到了十几万人依靠藤甲军来做工,整个并州只怕依靠藤甲军养活的百姓超过百万!”

    “藤甲军现在有收缴门阀士族的钱粮,可以养活这上百万人一时,但不可能养活这上百万百姓一辈子,藤甲军的财政迟早會承受不住,而像现在的大汉陷入危機,到時候这上百万的百姓又该如何生活!”

    戏忠笑道:“雷公既然可以让藤甲军不断扩大,还可以养活这些百姓,肯定有我们不知道的手段!”

    而后他们继续北上,一路见识道修建的高架水渠,和城池一般大小的钢铁厂和工业区,还是还有人口密集程度不输给洛阳城的纺织工业区,这让郭嘉他们像进入了一个新世界一样。

    而等他们进入到马邑之后对他们来说这已经不是大汉的国土了,而是一个光怪离奇的异世界,这里一起都是新奇的,沿着河岸一眼望不到边的工业区,高耸的烟囱,如同岩石一般的水泥马路,甚至连马邑农田当中的小麦都比其他地方密集,饱满,一亩田地的产量比其他地方2-3亩都要高。

    而后他们问了当地的农民才知道,原来这里粮食产量这么高,都是因为用来从海外挖来的鸟粪石,而这些增产的化肥在大汉沿海一带的地区已经开始快速传遍开。

    即便他们只看到这表明的景象,但他们依然可以看出藤甲军的强大,只占据一州之地的铁甲军,实力已经不输给大汉了!

    “难怪皇甫嵩领着20万大军不管对藤甲军下手,我本以为皇甫嵩有割据之心,但现在看来这藤甲军果然强大无比,我大汉如果是夕阳红日,并州这里就是朝阳初生,马邑这里到处都是新鲜事物,到处都是积极向上的人和事物,不像洛阳城即便繁华但也充斥这一股腐朽的味道!皇甫嵩这是打不过雷公,才不得不在冀州驻守两年時间!”郭嘉感慨道。

    看到马邑的这样一切太震撼人心了,郭嘉三观还没有被粉碎,已经算是他神经够坚硬了!小兵王2的三国之我不是蚁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