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踪_四三七 七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三七 七浮 (第2/2页)

举行过三次说法集会,第一次有十万弟子参加,第二次八万,第三次七万。尸弃佛于过去三十一劫出世,人寿七万岁,姓拘利若,于分陀利树下成佛。初会度十万比丘,第二会度八万比丘,第三会度七万比丘。第一弟子为阿毗浮,第二弟子为三婆婆,执事弟子名忍行。父为刹利王种,名明相,母名光曜,子称无量,父所治之城名光相。

    尸弃佛(**劫第九百九十九尊)偈曰:

    起诸善法本是幻

    造诸恶业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风

    幻出无根无实性-

    毗舍浮佛又作毗湿婆部、毗湿波浮、毗舍婆、毗怒沙符、毗锁婆浮、毗舍罗婆、鞞恕婆附、毗摄浮、毗摄罗、毗舍符、毗舍毗、毗舍婆、必沙部、毗叶罗、毗叶婆、比叶婆、毗锁浮、随叶、鞞舍、毗舍等,意译为遍一切自在、一切胜、一切生、能变现、遍现、广生、胜尊。为过去七佛中的第三尊佛,是过去**一千位佛陀中最后出现的佛。

    毗舍浮佛(**劫第一千尊,偈曰:

    假借四大以为身

    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

    罪福如幻起亦灭-

    拘留孙佛,为过去七佛第四位。出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称佛名号品第九,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拘留孙佛。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志心瞻礼或复赞叹,是人于贤劫千佛会中,为大梵王,得授上记。拘留孙佛亦放光明住行者前,其佛身长二十五由旬,圆光三十二旬,通身光五十旬,相好具足如紫金山。见此佛者,常生净国,不处胞胎,临命终时,诸佛世尊必来迎接。

    拘留孙佛(见在贤劫第一尊,偈曰:

    见身无实是佛身

    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

    斯人与佛何殊别-

    拘那含牟尼佛是过去七佛中的第五尊佛,贤劫千佛的第二尊佛,又称作拘那含佛、拘那伽牟尼。音译为金色仙、金儒、金寂。拘那含牟尼佛放大光明住行者前,其佛身长二十由旬,圆光三十由旬,奉身光长四十由旬,光相具足。见此佛者,即得百亿诸三昧门无数陀罗尼。

    拘那含牟尼佛(贤劫第二尊,偈曰:

    佛不见身知是佛

    若实有知别无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

    坦然不怖于生死-

    迦叶佛又作迦叶波佛、迦摄波佛、迦摄佛。即过去七佛的第六位,现在贤劫千佛中的第三尊佛。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少欲知足,常修苦行,故称为‘头陀第一’。骑一头狮子。降生于释迦牟尼佛之前,相传为释迦牟尼佛的因地本师,是释迦牟尼前世之师。举行过一次说法集会,有二万弟子参加。他的上首弟子是提舍和婆罗婆。

    迦叶佛(贤劫第三尊,偈曰:

    一切众生性清净

    从本无生无可灭

    即此身心是幻生

    幻化之中无罪福-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为过去七佛中之第七佛,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创始人,出生于今尼泊尔南部。被后世尊称为佛陀、世尊等;汉地尊称他为佛祖,即"佛教祖师"。被世人尊为神明。

    释迦牟尼以本誓愿于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示现成佛,是佛教开启者。

    释迦牟尼佛(贤劫第四尊)。父净饭天。母大清净妙。位登补处生兜率天上。名曰胜善天人。亦名护明大士。度诸天众说补处行。亦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普耀经云。佛初生刹利王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涌金莲华自然捧双足。东西及南北各行于七步。分手指天地作师子吼声。上下及四维无能尊我者。偈言:

    法本法无法

    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

    法法何曾法

    尔时,世尊说此偈复告迦叶。吾将金缕僧伽梨衣传付于汝。转授补处。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坏。迦叶闻偈头面礼足曰。善哉善哉。我当依敕。恭顺佛故。尔时世尊至拘尸那城。告诸大众。吾今背痛欲入涅槃。即往熙连河侧娑罗双树下。右胁累足泊然宴寂。复从棺起为母说法。特示双足化婆耆。并说无常偈曰: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时诸弟子即以香薪竞茶毗之。烬后金棺如故。尔时大众即于佛前以偈赞曰:

    凡俗诸猛炽

    何能致火爇

    请尊三昧火

    阇维金色身

    当李天深入湖水,看到因倒立的宝塔狂吸实化怨力湖水的时候,他也被这七层宝塔吸了过去……草根辟谷的破天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