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7章 提议 (第2/2页)
,大家心往一处使,一派欣欣向荣。 新西府那边的战报也不时传来,总的来说,好消息多于坏消息。 西洲国不愧为强力国,与大丰的战事胶着,一时间谁也没有更进一步。 农忙过后,林冉终于可以闲下来,细想了想,给丰帝写了封请安折子,夹带着一张凉州府百姓和乐图。 凉州府与大丰相连,函关开放后,可以直达大丰京城,双方往来也快捷方便了许多。 丰帝收到林冉的信,心情大好。 在看到林冉建议在凉州府建立一个水泥窑厂后,略微一思索就同意了。 凉州府取原材料便捷,在凉州府建立一个水泥窑厂再好不过。 丰帝只在朝堂上一提,这个建议就被采纳,满朝文武没有一个反对的。 然后,丰帝又问工部尚书:“勤农馆可修建好了?” 许尚书:“回陛下,勤农馆已修建好了。” 丰帝点头:“既然修建好了,这学堂就要正式开启。” 许尚书等着丰帝的后话。 丰帝忽然道:“去年打下西楼国,朕开了恩科,倒是把勤农馆给漏了。 这样,今年勤农馆招生,只需通过理论考核即可,实践考核可免。” 勤农馆的考核是由林冉制定的,农事与科举考试不同。 科举考试全是文科内容,一个人会不会种地,除了懂理论知识,还得会实践。 因此,勤农馆的考试是每年元宵后开始理论考核,然后就开始实践。 实践的时间依据作物的生长周期作为期限。 别看这个考核时间久,可要是与科举比起来,那这时间再短不过。 毕竟,科举最少得读个十来年才能参与第一场考试。 而,因为勤农馆生源的特殊性,理论考试直接变成口答。 毕竟,有些穷苦人,他们不识字也不会写字。 可以说,林冉为了这些贫民百姓也是费尽了心思。 只是还有一点很不方便的,勤农馆在京城,所以考试都要到京城来考。 和科举考试还不同,科举考试毕竟是层层筛选,勤农馆暂且只才一次。 林冉的计划是,在各府各县都办一个农学堂,这样层层筛选,筛选出最好的学子来上勤农馆。 不过这个决议被丰帝给否决了,毕竟每开一个农学堂,户部要拨下去的银子又多了。 当时的大丰真的很穷很穷。 不过现在嘛...... 丰帝觉得此事可以提上日程。 丰帝做了这个决定后,第二日在朝堂上又宣布了一个大事,“朕决定重启司农寺,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异议? 有异议的多着呢,不过被丰帝打了个措手不及,此刻大家都有些回不过神来。 户部尚书偷偷瞄了眼身旁的工部许尚书,那意思很明显:昨日陛下叫你去就是说此事的?你怎的不漏个口风? 许尚书的眼珠子左右摆动了下,表示:陛下昨日并未说此事。 他也很惊讶好嘛! 毕竟,司农寺若是重开,他们工部和户部的许多部分要被撤离。西葫芦是南瓜派的新婚夜被鸽后我绑定了大司农系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