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59章 新提议 (第1/2页)
同样的对话,在其余几家也同时上演。 只于姝和徐礼彦两人不同。 上京这么久,两个人早就找到了合适的宅子买了下来。 反正以后他们的爹说不准也得回来京城述职,也许以后调回京城任职也说不定。 所以,上京时家中就说了,可以先找个不错的宅子买下来。 当然,两家底蕴不深厚,买的宅子也不过二进,还在稍微远一些的地方。 这段时日,为了同窗情谊,两个人一直没有说。 如今同窗们都被录取了要去勤农馆住宿,他们也收拾收拾东西回自家府上。 徐礼彦一蹦一跳跑来问于姝:“你是准备住你家的宅子还是秦农馆。” “自然是住勤农馆了。”于姝根本没有做其他考量:“我们买的宅子离勤农馆远着呢,每天来来回回不够费劲儿的。 不如就住在勤农馆,有吃有喝还有地方住,比住在自家宅子里舒服。” 更何况还有许多同僚,大家可以在一起讨论学问嘛。 毕竟自家大人,经常喜欢给他们布置什么小组课。 徐礼彦一想,觉得于姝说得有道理,也准备搬到勤农馆去住。 · 自从经过了勤农馆招生发生的大型翻车现场后,丰帝觉得在各个府县开设农学堂的事情势在必行。 于是,在大朝会上,丰帝就提出了这个事情,同时提出了各府各县开设屯田司。 意料之中,被大半的朝臣反对了。 沈国公:“陛下,各地方官员掌管之职自有农事,何须司农寺再插一手?司农寺颁布全国农事政令,各地方配合执行,这才是中央集权。” 赵侯爷也出来反对:“陛下,全国各府各县几十座城,全部开设农学堂和屯田司,费时费力费钱,臣认为不妥。” 接着,就有两派的人马出来附议,表示反对。 丰帝的目光扫到了林冉所在地。 林冉知道该轮到她上场了,出列回道:“陛下,臣认为在各地开设屯田司非常有必要。 其一,屯田司可以近距离的观察了解当地的气候、地理等条件,选择合适的作物种植,同时提供好的办法提高粮食产量。 其二,屯田司全部都是有经验的农官,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制定出合适的经济作物。” 丰帝扬了扬眉头问林冉:“什么是经济作物?” 林冉回:“启禀陛下,如稻花鱼,就是经济作物的一种。” 丰帝恍然,稻田养鱼除了能提高粮食产量外,养大的鱼也可以卖得钱,为百姓们获得收益,所以可以称之为经济作物。 赵侯爷:“各地方官员自然会有对应的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