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二章 登闻鼓响 (第2/2页)
往刑部申诉,大理寺有刑部大案的复核之权,微臣也曾经察查此案,微臣觉得。” 谷卫东来此事惊讶里带着点气氛,倒不是针对杨清源的,而是针对自己的手下的。 连大理寺都知道此事,手下的人竟然没有向自己报告,害得自己三人如此被动。 这一刻,刑部,正副三位部长的气愤是相通的。m. “此事不能怪刑部的卫尚书,刘侍郎、陈侍郎,就在刚刚发生,可能下面的人还没有来得及通报!微臣也是适逢其会,才得知此事!” 杨清源替刑部三人解释了一句。 卫东来三人虽然此刻没有表示,但是这个人情还是要承的。 “既然杨卿你知道此事,那便讲讲吧!此人到底有何冤情?!” “回上位,此人乃是之前一桩大案的人犯之母,她觉得此案之中另有隐情,其子并未杀人,所以才进京鸣冤。” 周帝点了点头,“你不是已经看了案卷吗?!案情如何?!” “臣,才疏学浅,能力浅薄,单从案卷,难以寻求其冤情。” 周帝及程青松、卫东来等人闻言脸上露出了奇色。 杨清源的能力,众人都是知道的。 粮仓纷繁复杂,堪称本朝第一大案,但是在杨清源的带领下,被分割解析,不出一月,便找回了失踪的库粮,剿灭了安府。 漕运案涉及广泛,牵连众多,但是大理寺和都察院联手,也是条理清晰。 冀州赈灾,情况复杂。杨清源到任之后,以雷霆手段,镇压奸商,抑平粮价。 这样的人,不说本朝独一,但绝对是少有的能臣。 如此看来杨清源的这话,就值得寻味了。 是案情太过复杂,难以看破,还是这个案子确实看不出问题。 “先见见击鼓者吧!” 说着周帝向一旁随侍的曹正淳问道。 “人现在偏殿之中?!” “是!击鼓之人,正在偏殿之中,等候陛下召见。” 周帝对着众人说道,“诸卿,随朕去见见此人吧!” 于是大周的主人,带着大周政法系统等级最高的几人,来到了偏殿之中。 李阿婆看到如此多的人,有些慌张,特别是为首之人,身穿龙袍,器宇不凡,便知道眼前之人乃是戏文中所唱的天子。 杨清源看着发愣的李阿婆,以天遁传音提醒道。 “阿婆,先向天子行礼才是!” 李阿婆突然听到了杨清源温润的声音传入耳中,但是站在天子身后的杨清源,嘴巴却没有动! 李阿婆还以为是自己老眼昏花,没有看清,随即跪倒在地上。 “民妇参见皇上陛下!万岁!” “皇上陛下”这个称呼有些奇怪,也不合仪,但周帝自然不会计较一个老妪的失礼。 一旁的曹正淳用尖锐的嗓音说道,“免礼吧!” 就在老妪起身的同时,一个醇厚但低沉的声音传入杨清源的耳中。 “天子驾前,不得以武学传音!念你是初犯,又是张三丰的师弟,这次便不与你计较!下次再犯,必不饶你!”墨观澜的综武江湖:我为大理寺卿(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