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六章 惊人的发现(近20000字超级大章) (第3/13页)
了!” 也许是觉得这个小宦官扇自己嘴巴子的声音太响亮了,扰的显隆帝心烦意乱,显隆帝最终怒喝一声。 小宦官被吓的当即停下来。 “给朕滚出去。” 显隆帝大喝一声,小宦官立即麻溜的退了出去。 他此刻后背已经被吓得都被汗水浸透了。此时此刻,小宦官如蒙大赦一般。 伴君如伴虎啊,老辈的宦官们说的话果然没有任何的问题。 他方才已经很注意很小心了,可还是触碰到了皇帝的逆鳞。 好在他反应够快,不然真的有可能因此而丢掉小命。 在皇宫之中,尤其是在御前是一定不能多嘴的。 主子问一句那就答一句。 主子没有多问,那就不应该多答。 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 说的太多,总归是有可能触犯到皇帝陛下的忌讳的。 而如果什么都不说的话也是不行的。 皇帝陛下会觉得侍奉他的是一个愚蠢无比的木头人。 唉,好难啊。 此时此刻小宦官才发觉在御前当值并不是像他想象中那样是一个美差。 他有太多要学习的东西。 稍有不慎就可能人头落地。 ... ... 小宦官离开之后,换了一个老太监伺候显隆帝更衣。 这个老太监相较于小宦官显然要更懂规矩。 这让显隆帝姑且还算是满意。 当然了,他也不希望在亲耕仪式之前把自己的心情搞得很差。 要是这样的话,他便无法在整个仪式中保持威严的君父形象。 如果换做平日里,即便他没有杀了那个小宦官也一定会叫人把其拖出去狠狠的廷杖一番,以示惩戒。 宫里有宫里的规矩,只有遵守这个规矩,皇宫才能正常的运转,宫里的贵人们也才能够过的舒坦书信。 如若不然,谁都想到什么说什么,那鸡一嘴鸭一嘴的还不得是翻了天? 显隆帝对于正统性对于规矩是比什么都要看重的。 因为这是皇权的基础,是统治的基础。 如果天下臣民都不再信奉这些东西了,显隆帝统治的根基也就被动摇了。 一旦显隆帝统治的根基被动摇了,整个大周王朝都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这些当然不是显隆帝希望看到的。 所以他会竭尽全力的去维护这个秩序。 维护这个秩序就是在维护统治本身。 亲耕仪式本质上也是如此。 因为大周是一个农耕国,整个国家的百姓都过的是自给自足的生活。 如果人们懒散的不事农耕,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整个帝国的统治出现危机。 所以哪怕显隆帝对于农耕再不屑,再不情愿,他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和妥协。 他被迫要求自己参与到农耕之中,为的就是给天下万民起到一个表率。 毕竟连天子都亲耕了,天下百姓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侍候庄稼呢? ... ... 一应事宜准备妥当之后,显隆帝就开始阔步走到他的御用车架之中。 对显隆帝而言,出城的这段路是十分漫长的。 哪怕是整段路上已经铺上了青砖,马车走起来很舒服许多,可对于整日养尊处优生活在深宫之中的显隆帝来说依然是个不小的挑战。 在修行之前,显隆帝甚至会有晕车的情况发生。 但是现在,毫无疑问情况好了许多,至少他不会再出现莫名其妙的晕车了。 但是整个过程仍然是无比枯燥和乏味的。 若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明君形象,显隆帝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这么做的。 “起驾。” 随着老宦官的一声唱诵,御用马车急速跑了起来。 马车会在离开宫城后有禁卫军迎上护驾。 整个军队都会拱卫在显隆帝左右。 之后慧言法师也会跟上。 这是显隆帝执意要求的结果。 有慧言法师在身旁显隆帝就会觉得心安,心里就不会有任何的惊慌。 如若不然,显隆帝总觉得心里是空落落的。 那种感觉直是能够把人逼得发狂。 显隆帝是把自己的性命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的。 所以每次出城他都要确保万无一失。 虽然这一次出城亲耕的桃源村就在长安城的边上,但在此之前显隆帝还是命人做了详尽的调查和踩点,确保不会出现宵小之辈谋害君父。 显隆帝知道腐蚀者现在正在和书院方面激战,但是他不想要这么早的进场。 他确实给腐蚀者们做出过承诺表示他会对书院方面动手,但是他从未保证过时间啊。 也许是在腐蚀者跟书院打的两败俱伤的时候,也许是在书院已经垂垂败亡的时候,也许是在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