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一章 赵洵的筹划(近20000字超级大章) (第11/13页)
此时此刻,赵洵还是先让自己处于一个绝对舒适的环境下,这样码字才能更加有灵感和状态。 虽然西厢记的底稿他是知道的,但是还是要进行二次加工和创作。 这个压力其实是不小的。 赵洵要努力进行一番调整,保证所创作出来的稿子可以达到预期,否则的话,赵洵宁肯不写。 宁缺毋滥,这一向是他的原则。 ... ... 西域,安西都护府。 对贾兴文来说,这几日一直都是好消息不断。 整个安西都护府的士兵们在他的引领下不断的开垦荒田,一时间整个安西军上下都是鼓足了干劲。 这令贾兴文十分的欣慰。 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一个向好的信号。 只要能够保持这种状态,那么用不了多久,整个安西军上下都能够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当然除此之外还是有好消息的。 那就是西域三十六国中有几个小国派来的使者,表示愿意跟安西都护府交好,愿意接受安西军的保护。 虽然话语间说的还稍稍显得有些不清楚,但是其实意思已经表达出来了,那就是臣服于安西都护府的统治。 这是一个十分良好的信号。 虽然西域三十六国之中态度都不一样,但是也有几大阵营。 其中一部分是主战派,以莎兹国为代表的主战派是组建西域联军的核心力量。 他们希望能够以这种状态对整个安西军造成巨大的冲击。 只要保证了这种冲击力的存在,基本上安西军还是会遭受相当大的挑战的。 还有一部分是主和派。 这次主动来向安西军示好的几个西域小国就是主和派的代表。 他们之所以会愿意前来就是因为看准了时机,看出了安西军重返西域,收复西域的决心。 当然还有一部分是骑墙派,他们会见风使舵,随时倒向形势有利的一方。 在贾兴文看来,现在的关键是要首先争取到主和派的支持。 因为这一部分小国本身就是亲近中原王朝的,他们本身喜爱中原文化,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希望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一种强烈的联系和纽带。 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些联系和纽带的话,那么这些小国是不可能会愿意跟安西军共进退的。 但是正是因为这个纽带的存在使他们可以完全没有任何顾忌的跟安西军在一起。有了这些纽带之后,安西军上下都能够有更加充足的信心去联合西域各国。 当然了,贾兴文除了要争取这些主和派的小国之外,还要拉拢骑墙派,打击主战派。 对他来说主战派的敌人是少数,骑墙派的国家是多数。 只要他能够尽可能的将骑墙派的国家拉拢到身边来,就能够削弱和打击主战派的西域国家。 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贾兴文自己心中其实已经有了一个细致的筹划。 但是这个计划能够实现到什么程度,至少到目前为止还犹未可知。 他需要的不仅仅是来自于大都护刘霖的支持,还需要的是所有安西军将士的支持。 只有有了他们的支持,贾兴文才能够没有任何压力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只有有了他们的支持,贾兴文才能够不负大都护刘霖的所托。 可以说贾兴文现在双肩上的压力是相当大的。 但是他并没有任何的抱怨。 因为他觉得这些都是他该做的。 当初大都护能够把他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委以重任,让他处理安西军的一应事务,当时贾兴文就觉得这是一个十分向好的表现。 有了大都护的配合,贾兴文可谓是得心应手。 所以他也理所当然的要回馈大都护的信任。 唯有做到这点,才能确保无怨无悔。 ... ... 莎兹国。 慧安法师一而再再而三的前去游说西域各国,想要争取到尽可能多国家的支持。 事实上这是相当艰难的。 要想保证完全意义上的拉拢那必须要拿出切实有利的好处。 没有好处人家为啥要跟你混? 说白了这就是一种利益关系。 有了利益什么都好说,没有利益即便是说的天花乱坠也没有用。 “唔...” 慧安法师其实现在知道自己的症结所在。 他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无法保证一个绝对意义上主导地位。 这也是莎兹国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 莎兹国如今的地位经过上一次惨败之后急转直下,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主导权。 一个失去了主导权的国家,基本上只能面对尴尬无比的境地。 但是慧安法师不可能眼睁睁的接受这一切,他要抗争他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