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五章 传送术,奔赴宁州(近20000字超级大章) (第3/13页)
若是有什么问题那你就及时指出来,不用顾及我的面子。” ... ... 江南道,宁州。 宁州刺史万彦愁眉不展。 东海妖兽国肆虐东南已经相当长的时间了。 他已经将奏疏发给了朝廷,但是就如同泥牛入海一般杳无音信。 朝廷似乎对此消息并不怎么关注,完全没有派兵来镇压的意思。 照着这个节奏下去怕是用不了多久整个宁州就会变成一片泽国,彻底的被这群东海妖兽所占据。 更可怕的是,一旦妖兽尝到了甜头之后,他们肯定不会仅仅满足于占据宁州一隅之地,而是会被触角伸向江南道的其他地区。 江南富庶,自古繁华。 如此繁华之地,若是被一群来自东海的妖兽肆虐了,那真的让人不忍直视的事情。 万彦本着为百姓着想的想法曾经想过转移百姓,但是这个举动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这么做了就意味着万彦守土有过,皇帝只要降下一道圣旨就能砍了他的脑袋。 万彦虽然一心为了百姓,但也不能把自己的命搭进去。 除了妖兽已经兵临城下,万彦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这么做。 他是真的不知道朝廷到底是怎么想的,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 难道只有长安的百姓是大周的百姓,宁州的百姓就不是大周的百姓了吗? 难道只有京畿道的子民是陛下的子民,江南道的子民就不是陛下的子民了吗? 一时间万彦只觉得自己被区别对待了。 这种区别对待让万彦感到十分的痛苦。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万彦经常会们心自问,但是并不能得到他希望得到的答桉和结果。 一切好像是就被封死了一样,根本不给他发声的空间。 无奈之下,万彦最终决定给书院写信。 这封信是送给赵洵的。 当初赵洵和一干书院弟子来到宁州的时候曾经帮了万彦的大忙。 当时正是这帮书院弟子的齐心协力,使得他们能够成功的灭掉东海妖兽国中的一部分妖兽。 也正是书院弟子的震慑,让肆无忌惮的妖兽们重新潜入了大海,很长一段时间保持了消停的状态。 这真的很重要。 若是没有这段时间休养生息,若是没有这段时间的缓冲,万彦真的不知道宁州的百姓们能否缓过这口气来。 老百姓们是真的不容易啊。 不仅要防着天灾人祸,还要忍受妖兽的肆虐。 而他们所求的也不过是活着而已。 是的,活着。 活着很难吗? 活着真的很难。 哪怕就是这么一个细微细小的请求对他们来说也是相当困难的,要想实现,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努力。 对万彦来说,他现在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帮助宁州的百姓们争取到活下去的希望。 所以他现在只能向书院写信。除了向书院写信求援以外,万彦根本想不出其他的办法。 人想活着终归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人想活着终归是需要付出无数努力才能实现的事情,人想活着终归是要看天命的事情。 但是万彦绝不是一个只看天命的人。至少他要付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尽人事听天命,这样才不会后悔。 尽人事听天命,这样才不会彷徨无措。 所以,他决定给书院写信,所以他才决定给赵洵写信。 不知怎的,现在万彦对书院甚至比对朝廷还有信心。 他现在对赵洵也比对皇帝更加的有信心。 万彦知道这样多少有一些大不敬的意思。 但是他没有办法啊。 为了生存,为了宁州城的百姓能够生存下去,万彦只能拼尽全力的做一番尝试。 在他看来书院一直都是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在的。 而赵洵本人更是跟活菩萨一样。 只要赵洵肯出面,那么宁州城就有救了。 ... ... 信写好之后,如何送去书院是一件很让万彦困惑的事情。 因为宁州远在大周版图的最东边,而长安城终南山却位于大周中部偏西的位置。 要是靠人力去运送书信,没有个半个月一个月不可能到的了。 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万彦最终选择动用传送术。 他请了宁州城中法力最高深的道士利用传送术将他写好的一封亲笔信传送到了终南山。 这样一来终南山浩然书院的读书人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他的求援信息。 这点真的非常重要。 眼下时间就是最为珍贵的东西,如果能够争取到时间他们就有希望。如果他们能够争取到时间他们就能够拥有各种可能。 相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