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二章 回撤禁军(近20000字超级大章) (第12/13页)
下,李显坤做出的任何判断都有可能会被显隆帝直接识破。 没有办法,君王对于太子的了解实在太深了,父亲对于儿子的了解实在太多了。 这两者叠加在一起,使得李显坤在面对显隆帝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隐藏的可能。此时此刻李显坤所能够做的也只有是保持沉默了。 “郑公有什么好的手段吗,比如说托病?” 太子思忖了片刻后主动提起了建议。 谁知郑介却是连连摇头道:“不可。托病的伎俩殿下已经用过一次了。这一次陛下一定会有警惕。若是殿下再用肯定会被轻易的识破。而且以陛下的性格势必会十分谨慎小心,想要让陛下亲临东宫探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郑介说的很直接,太子李显坤听后自然也是十分的失望。 对他来说这个结果真的可以说是相当的失望了。 既无法直接断定一些事情,也无法跟随这件事做出一些深入的判断。 他就像是一个陷入了沼泽的人。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 他如果动的话则可能会越陷越深。 如果他不动的话,依然是慢性死亡。 此时此刻的李显坤深深浅浅的体会到了绝望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做皇帝难,做太子更难。 皇帝要提防有人篡位夺位,太子则要提防被人取而代之。 两者之间本身既是一种继承人也是一种敌人。 真的是叫人感慨不已。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李显坤的那种绝望。 其中自然要包括了冯昊。 “咳咳,臣可否说一言?” “冯大人请讲。” 太子面色稍稍和缓了一些,冲冯昊顿了顿首。 “太子殿下,以臣之愚见,当下之形势其实最关键的是破局。只要找到了破局之法,则应对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嗯。” 太子面色红润了一些,清了清嗓子道:“冯大人继续说下去。” “破局的关键就是必须要引起一阵波澜。如今的朝堂就像是一池死水,已经很久没有任何的动静了。各方势力都在静观其变,都在等待着变化,但是却没有人想要主动的求变。如此以来看起来就像是没有任何的机会一样。实则不然。在臣看来,殿下只需要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够使得这池子已经死到不能再死的池水彻底变的活起来。” “哦?” 太子李显坤已经彻底的被冯昊勾起了兴致。 不得不说冯昊实在是太会拿捏人心了。 在太子最为艰难的时候说了这么一番话,在太子最为彷徨的时候说了这么一番话,在太子已经束手无策快要放弃的时候说了这么一番话,这个时候太子还能不对冯昊期待万分吗? “殿下,可以卖一个破绽,等待有人主动的跳出来。示弱并不是坏事,关键是示弱过后能否换的足够的价值。” 冯昊向来是一个机会主义者。 在不良人衙门担任不良帅这么多年,他能够把这个位置坐的如此之稳固,自然是有其特长在的。 冯昊向来不担心局面混乱,恰恰相反他很习惯于应付混乱的局面。 对他来说局面越是混乱他觉得机会就越多。 局面越是混乱,冯昊觉得获胜的希望就越大。 冯昊是一个十分善于乱中取胜的人。 也许在旁人看来茫然无措,毫无头绪的局面他早已经理清楚了头绪。 很多东西其实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弄清楚很多事情了。 很多东西其实从表面运作的时候就可以弄清楚很多了。 冯昊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复杂的。 在他看来太子李显坤只需要一个细微的示弱的举动,接下来整个局面整个局势就会因此而产生极为大的变化。 “嗯,具体来说如何示弱呢?” 太子李显坤现在明显更加想要听冯昊的建议。 因为相较于郑介,冯昊的建议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他可以教李显坤具体该做什么,而不是只像郑介讲那些大道理。 一味的讲一些大道理并没有什么用,只会让局势变得愈发的混乱。 一味的讲一些大道理只会让情况越来越失控,只会让局势变得彻底不可收拾。 目前来看,冯昊确实处理的十分到位。 目前来看冯昊表现的确实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嗯,示弱的核心要素就是表示您怕了。您想想怎么才能够在陛下的面前展现出您的惧怕之意呢?” 冯昊似乎并没有一下子就告诉太子李显坤的意思,而是想要让太子自己去猜。 这当然不是李显坤最希望得到的结果,但是当下而言,他似乎也只能遵照着冯昊的意思去试着猜一猜。 没法子,形势如此,如果李显坤不去猜的话,接下来的局势更加的复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