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近20000字超级大章) (第7/13页)
“咳咳,三师兄我觉得你最好还是要说的清楚一点,或者说要做的坚决一些。不然的话,很可能无法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呢啊。” “呃...” 龙清泉一时间有些发懵。 “小师弟你的意思是说我要紧着一个点来说对吧。” “是这个意思。” “那还是点到为止吧。” 赵洵心道好家伙,果然三师兄还是绕不开这个点啊。 老好人真的是石锤了。 当然了,老好人不老好人的另说,至少三师兄目前的表现当得起这个书院临时话事人的标签。 “行吧,那我心里有谱了。等我制定一个完整的方桉再去找你。” “今日时间也不早了,三师兄你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吧。” ... ... 西域,安西都护府。 经过了几日的犹豫纠结之后,贾兴文最终还是同意了大都护刘霖的布置,同意护卫这支由西域各国商人组成的商队前往长安。 当然,最终促使他下定决心的还是因为如此一来他可以有机会去见一见赵洵。 这一点还是很关键的。 要是不考虑这一点的话,贾兴文应该根本就不会考虑。 因为长安毕竟是他的伤心之地。 离开了这么久,但是他的伤痕仍然没有彻底的抚平。 尤其是回到长安,贾兴文还很可能见到显隆帝那张丑恶的嘴脸,一时间更加让他觉得厌恶。 所以只能说对赵洵的思念,对赵洵的想念让贾兴文更加侧重看重。 所以他最终决定前往长安。 今日他便要将这个决定告诉大都护刘霖。 “禀报大都护,属下愿意前往长安。” “哈哈,好,好啊。” 大都护刘霖听到贾兴文终于松口,一时间是欣喜不已。 “本将军还真担心你想不明白这个道理。看来是本将军多虑了哈。兴文啊, 是本将军十分看好之人,也是本将军的心腹。这一次去长安,你切记不可冲动啊。” 贾兴文知道刘霖说的是什么意思,苦笑一声道:“大都护放心,我现在不是一个人了,更代表了安西军,我不会乱来的。” “嗯,这就好。你结束朝贡之后可以找机会去终南山见见赵洵,不过切记要隐藏行踪不能让人给发现。不然若是传到了朝中传到了陛下的耳朵里,那可是不太妙的。” “嗯...” 贾兴文点了点头道:“大都护说的,属下都记下了。属下也请大都护保重身体。只要大都护身体康健,则安西都护府无忧矣。” ... ... 贾兴文辞别了大都护刘霖以后就带领着五千精兵护送着西域各国派出的胡商前往长安城。 贾兴文之所以要带这么多的军队,主要是考虑到从安西到长安漫漫路途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最大的风险当然是天灾,但是这个东西没法防范,也不是人力所能及的,所以暂且就不去论。 除了天灾之外最大的风险其实就是马贼和土匪了。 这些家伙专门在丝绸之路上打劫。 遇到实力不强的商队直接谋财害命。 遇到有较强实力护卫的商队则索要好处费过路费才允许通过。 通常来说这个时候商队也不会较真。 通常都是散财买个平安。 这种时候较真就是跟自己过意不去,完全没有必要。 一般来说有几千人的军队护卫马贼就绝对不敢贸然出手了。 但是如果只有几百人的军队,马贼还是有可能会跃跃欲试的。 贾兴文知道这次护送商队向长安朝贡意义重大,所以一点也不敢大意,从一开始就带领几千军队前往长安,这样也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贾将军,我们白天赶路晚上休息。这样几个月之后就可以抵达长安城了。” 贾兴文听到这里之后直是哭笑不得。 好像几个月是很快的样子? 不过仔细想想其实也就不难理解了。 要知道如果只是商队自己走的话可能要半年的时间才能从西域去到长安。 正是因为有了军队同行,无形之中将速度拉了起来,才会把时间降下去。 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毛病。 “嗯,可以,就按照这个套路来吧。” 贾兴文点了点头道:“这个速度也已经算是目前为止我们能够行进的最快速度了。过犹不及。即便是将士们能够更上,这些商人们肯定也是跟不上了。” “遵命!” 亲兵立刻抱拳领命而去。 对贾兴文来说,当下他确实已经是立了威望。 自从他收拾了一批挑事的**之后,再没有人敢对他指手画脚。 这让贾兴文更加认识到慈不掌兵的重要性。 如果你在士兵的面前表现的稍稍有些软弱,他们就会觉得你是个软柿子,会蹬鼻子上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