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3章 弯道超车,并不是不可能的 (第2/2页)
也会行使自己的超过半数的投票权,用来支持这项研究的开展。 罗文坤知道,如果伏龙科技不支持这项研究,徐佑可能会通过其他渠道,来支持自己的研究工作。 这样一来,等到研究成功,伏龙科技想要再使用这项技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为了方便徐佑的研究工作,罗文坤通过自己的关系,在蓟京大学校内,开设了一个“光子芯谷”实验室。 这样的操作,是前所未有的。 但凭借伏龙科技的名声,以及这个项目的意义。 这个实验室还是成功的开设了起来。 除了徐佑以及伏龙科技的研发成员之外。 一些蓟京大学的学生,也进入到了这个实验室中,进行实习的工作。 能够让这些本校学生,参与到这种尖端项目的研究中,这也是学校愿意开设这个实验室的初衷之一。 “光子芯谷”实验室成立后。 徐佑正式对这个项目进行着筹划。 光量子芯片,并不是完全超脱于传统芯片的。 与传统芯片一样,光量子芯片同样使用的是硅基。 只是,在信息载体上,两种芯片有着根本的区别。 传统芯片是以电子为信息载体,而光量子芯片,则是以光子作为信息载体。 相比于电子,光子有着很多自身特有的优势。 光子具有波长、振幅、相位等多个复用维度,带宽和通信容量更大,频谱利用率更高。 另外,在传输方式上,两者也并不相同。 传统微电子芯片的电信号,在导线中传输。 而硅基光子芯片中的光信号,则是在波导中进行传输。 “首先需要确定一下,光量子芯片制造平台上的问题。”徐佑心想道。. 在这个问题上,徐佑并不是无从下手,反而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其实在最开始接触科研的时候,徐佑就是研究的光量子问题。 那个时候,徐佑只是作为实验室实习生,对赵为佳的课题进行着学习。 到了后来,却阴差阳错的,帮助赵为佳解决了一些关键的问题。 在那之后,徐佑正式发布的第一篇论文,也是有关于光量子的。 只是,因为对超导的部分更感兴趣,徐佑最终还是选择了凝聚态物理的方向。 而这些光量子项目的研究经验,却对徐佑现在对光量子芯片的研究,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在光量子芯片制造平台的选择上,徐佑已经有了几个候选方案。 经过多次实验,项目组最终选择了一种含锂的化合物,作为光量子芯片的制造平台。 这种含锂的化合物,具有优异的电光性质、较宽的透明窗口、较高的折射率,以及高度的稳定性等特点。 这让它可以成为极具优势的、用于构建集成光子器件的材料平台。 确定了光量子芯片的制造平台后。 徐佑和团队一起,开始了光量子芯片的设计工作。 因为结构的不同,光量子芯片并不像传统芯片一样,需要那么严格的加工工艺。可乐要加糖的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