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8章 连我都没往这个方向考虑过 (第1/2页)
我们不仅仅要求要做出高储电能力的储能系统,更是要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与超长的寿命。 毕竟电力系统不比电动汽车,不可能每隔几年就更换一遍电池组的。 确定了前期的目标之后,项目组先对电池组的等效电路模型,进行着研究。 关于电池的正极材料,徐佑基本确定,采用与伏龙手机同款的正极材料。 这种材料可以保证电池有非常高的能量密度,在行业内还没有其他更优异的材料出现。 但在寻找合适的负极材料的过程中。 整个项目组并没有达成一致。 常用的碳负极材料,包括石墨、软碳和硬碳等等。 这些材料作为负极材料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性能上,并没有什么太过突出的部分。 徐佑和项目组的一些成员,更希望使用一种性能更好的负极材料—— 石墨烯。 石墨烯与石墨,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 简单的说,将石墨烯一层层的叠加起来,就是石墨了。 相比普通的石墨,石墨烯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开放的层结构、更大的电导率,以及更好的柔韧性。 这些优秀的性质,让石墨烯非常适合作为能量储存和转换器件的材料。 但与此同时,石墨烯本身的一些性质,让它与锂离子之间,会产生一些排斥反应。 这让石墨烯很难作为锂电池的负极材料出现。 对于这个问题,徐佑咨询了很多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但都没有得到什么理想的回复。 “可惜,以我现在的脑力,还无法在我的大脑中,准备的模拟出同样的情景。” 如果能有专家给徐佑提供一些更详细的信息,徐佑有信心通过大脑仿真模拟的能力,去找到更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对了,问问魏舟教授吧。”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这时,徐佑想到了那位,现在在大洋彼岸工作的,世界上最优秀的材料专家之一。 之前在与魏舟的线上交流中,徐佑领略到了魏舟强大的学术能力。 徐佑认为,魏舟是与德意志的舒尔茨同一级别的,世界上真正的材料专家。 只是,舒尔茨的研究领域更偏向于金属材料,而魏舟的研究领域主要在纳米材料中。 据徐佑所知,魏舟在石墨烯的研究中,也有颇丰的建树。 魏舟之前就特意和徐佑交代过,只要徐佑有需要,可以随时与自己联系。 只要是魏舟能够解决的问题,魏舟一定不会有任何的保留。 想到这,徐佑决定,还是向魏舟求助一下这個问题好了。 毕竟在石墨烯的领域,魏舟肯定是要比自己强出很多的。 正在徐佑想要给魏舟发送信息之前。 徐佑突然想到了陈平秋的事情。 “这个事情,最好还是向上报备一下。” 虽说徐佑对魏舟的印象很好,也相信魏舟真的是值得自己信得过的人。 不过,魏舟毕竟身在大洋彼岸。 如果随便与他进行联系,有可能会产生一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