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68章 这并不是我唯一的计划 (第1/2页)
这种感觉,就好比是踩了一百万次油门,其中才有几次成功的给油,根本无法作为一种稳定的能源。 即使每次给油,都是一笔不菲的能量,但这样太过不稳定的能量,是很难加以利用的。 特别是空天战机这样,对稳定性要求十分严格的武器,不可能配备这么具备不确定性的动力能源的。 像这样极小概率的核聚变发生可能,那即使空天战机造了出来,也要经常面临动力不足的情况。 而这时,徐佑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如果能够适当增加可控核聚变的发生条件,让可控核聚变发生的概率也跟着提升的话……从宏观上来看,核动力装置就是可以一直进行工作的。」 这种感觉,就好比是大量重复一些小概率事件,那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概率,就会无限接近于一。 当然,在实际之中,需要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要尽可能的大,而进行的次数也要尽可能的多。 只要这之间能够形成一种平衡,那么的确有可能完成徐佑理想中的要求。 「不,没必要一定要严格的进行冷核聚变的,只要温度不那么高就可以。以空天战机内部的空间,是可以承受一定的高温的。」 想到这,徐佑再次与量子计算机进行连接,在大脑中进行彷真模拟。 这一次,徐佑需要找到能够使核聚变在宏观上必然发生的临界条件,并验证这样的装置能否安装在空天战机之中。 「三千八百摄氏度……在这样的条件下,核聚变在宏观上才会接近必然发生。」 经过一番复杂的模拟后,徐佑终于得出了初步的结论。 按照这样的温度,已经脱离了冷核聚变的要求。 因为冷核聚变是要求在常温或是较低的温度下,就可以发生核聚变,其发生核聚变的温度不应超过1000K。 但这就像常温超导一样,是一件也许永远无法完成的任务。 只要能解决这个条件,就已经算非常大的突破了。 「现代的战斗机,内部最高温度达到两千摄氏度,就已经几乎到极限了。三千八百摄氏度,对于中小型的飞机来说,确实是比较大的考验。」 如果拥有更大的空间的话,散热倒并不是问题。 可空天战机的体积已经被严格的限制,要想承受住这样的高温,就需要性能极其优秀的耐高温材料才可以。 当然,这样的问题并非无法解决。 早在徐佑第一次进入到航天系统中,进行实习时,就对耐高温材料以及耐高温涂层技术,进行过研究。 加上征途九号火箭已经有的这些耐高温技术,徐佑完全有信心,让空天战机能够实现这样的温度承受能力。 想到这,徐佑决定,一边开启对耐高温材料及耐高温涂层的研究,一边启动新的可控核聚变方案。 ………… 在徐佑的建议下,耐高温材料的研究与新的可控核聚变这两个项目,都正式通过了审批,进入到了研究阶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