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6章 殿试 (第1/2页)
又在短暂的平静里过了一天。 五月十四晚,淅淅沥沥下了一整夜的雨。 五月十五的凌晨四更时分,中试的举子和朝臣们一道早早起床,冒着小雨来到了庆和殿前,等候皇帝上朝廷试。 五更时分,细雨骤停,东方欲晓。 庆和殿上鼓乐声齐鸣,在兰蕊宫里安眠了整晚的皇帝由皇后亲自服侍穿戴整齐后,由众内侍簇拥着上朝了。 等候已久的满朝文武百官按文左武右站定,依照班序排列于庆和殿内,等到皇帝在龙椅前站定,众官跪伏在台阶下,齐声山呼,“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文武百官起身弓腰退到两旁,“谢陛下!” 皇帝挥手示意,落座坐在龙椅上,视线透过底下整齐站着的臣子,看向殿外即将步入朝堂的学子,刚登基就要处理三年一度这样的科考大事,虽是一朝帝王,他仍是有些激动与紧张。 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日便能将这样一批新鲜的血脉注入朝堂为他所用,这样想着,他心底又难免涌出希望。 收回看在外面的目光,皇帝看向左边文臣班子里的吏部尚书康时,沉声问道:“康卿,廷考事宜可安排妥当?” 已有准备的康时列步而出,“回陛下,会试所中三百名举子均已等候在外,殿试所需一应物件,桌椅、笔墨、试卷也都准备妥当。” 说着话,就有内侍端着用红绸盖着的托盘从殿外进来,恭敬的将东西交到恩怀手中。 康时往前迈了一步回话,“启禀陛下,这些殿试策问题是今早四更时臣与礼部、翰林院里的各位大人拟印,请陛下钦定。” 皇帝依次拆开几包用蜜蜡封好的纸袋,在其中随意点了一封交给恩怀,“就这一封。” “是……”恩怀弯腰接下,将已选定的题目交回到康时手中。 深深吸了口气,皇帝挺直脊背,“宣众举子上朝应试。” 恩怀随即宣道,“宣——众举子上朝应试!” 随着皇榜上的名字被一一唱报,学子进入大殿找到贴着自己名字的桌案坐下。 百官齐来监考。 宫门外,从一大早开始午门通出去的官道上就围满了人,里面除了少数看热闹的,多数都是大殿里应试学子的家眷。 殿试只考一道策问题,答约千字,因时间充分,一般都不给烛,在傍晚前监考官便会收卷。 景远这几日准备充分,还不到酉时就早早出了考场,一向不怎么出府的宣平侯竟破天荒的在宫门外等候。 不止是他,与他一同参考的几位同窗也同样都在酉时左右出了考场。 五月十六日,礼部尚书康时携一众参与会试的考官在文华殿阅卷,拟出三甲名册。 当晚,一甲和二甲共五十九位举子的名册和他们的策问答卷便经由康时呈至御前。 此次策问题目是以君臣相处之道为题而展开:盖圣人之王天下也,百官得其职,万事得其序…… 皇帝将每一份都仔细看过,最后钦定出一甲的前三名,和二甲的五十六名,然后将榜单封存在文华殿内,等待明日正式放榜。 次日清早的一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