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1章 送女出嫁母断肠 (第2/2页)
……………… 东宫辖区。 经过几个月的加速修建,东宫辖区的蒙馆和学堂已经彻底竣工。 这天是第一批学子入学的日子,也是蒙馆正式运营的日子。 入学人数高达三千人,其中有两千四百余人都是七岁到十岁左右的孩子。 这些孩子都是属于东宫辖区的,没有一个是外地的。 咸阳城中很多官员托关系,甚至亲自前来给太子送礼,要求自家的孩子在这里入学,这些统统都被嬴瑞拒绝,还下了严令,但凡外地想入学者,蒙馆一律拒收。 另外的六百人,则是一批青年文人。 他们是嬴瑞从各地招募来的实习教师,要求他们先在学堂毕业,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后,再来根据考核结果,决定要不要让他们成为蒙馆的教师。 当然,嬴瑞可不会给他们三年的时间慢慢学,他规定这些实习教师必须在一年之后在学堂毕业。 明年嬴瑞打算在咸阳、栎阳、雍城等地创办蒙馆,到时候教师资源不够,上哪找去? 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礼乐响起,蒙馆的铁大门打开,学子有序进入。 他们被带到操场集合,准备听临时校长的讲话。 而这个临时校长,正是杨硕本人。 此外,嬴瑞还任命胡毋敬、程邈等人为教授,相当于副校长。 杨硕跟了嬴瑞这么久,在太子的属官当中,他的思维方式已经被嬴瑞“现代化”,既能接受嬴瑞各种新奇的事物,也能跟得上嬴瑞的思维。 接下来,乐器全都停止演奏。 杨硕登上讲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青铜材质的扩音喇叭,他对着口径说话,可以将音响提高到几倍。 台下三千学子,个个神态肃穆,没有一人出现吊儿郎当的现象,这让嬴瑞很欣慰。 杨硕讲话主要强调几点内容,一是朝廷既然无偿供大家读书,希望学子们以后报效国家,即便不能有大成就,也不要忘了秦国的栽培,更不能叛国。 二是告诫学子们入学后将改变以往的生活节奏,提醒他们要尽快适应过来。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三是把蒙馆这个学级要掌握的国学、算术、格物这三大科目大致介绍一下,让他们清楚自己要学的是什么。 开学仪式结束后,蒙馆第一堂课就算正式开始了。 那六百个实习教师,杨硕没有给他们配太多教授,大部分时间都是以自习为主。 一上来就交给他们一本厚厚的规章制度,让他们自己去阅读。 听说后面还会考核,要是考不过,将面临残酷的惩罚,吓得他们赶紧死记硬背。 学校之所以如此激进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在于教育事业现在是起步阶段,教师资源实在匮乏,教蒙馆学级的教师都不够,哪里还有多余的教师资源投到他处? 就在嬴瑞准备上去观课的时候,不料扶苏又是一身便装,前来微服私访了。 “儿臣参见父皇。” 扶苏赶紧拽着儿子,贴在他耳边狠狠地道:“小声些,莫要透露朕的身份。” 嬴瑞尴尬笑道:“儿臣习惯所致,一时间改不过来,还请父皇勿怪。” “带朕进去看看。” “遵命。”李肆的大秦风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