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939节 (第2/2页)
的运用,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而锦衣卫一直负责掌握这些机密事件,很清楚如果想要在禅让大典上制造动乱或者是毁灭大明朝最顶层的权力者们,用什么方法是最管用的。 千户官忽然浑身发颤。 他实在是不敢想象,当禅让大典上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无数的烟尘升起,电光火石之间。 禅让大典上,还能有多少人幸存下来! “火药!” 千户官几乎是脱口而出。 孙成则是已经手掌压住腰间佩刀,转过身看向东北方:“只剩几个时辰了,必须查清楚,确保禅让大典不会发生任何事情!” 说完话,孙成已经是在一瞬间迈出脚步,且速度越来越快。 千户官带着人在后面急忙追赶上去。 而千户官则是跟在孙成身边,犹豫了一阵后方才开口道:“镇抚……属下左思右想,觉得若当时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朝中必然有人配合,甚至就是主谋!” 光是几个倭人,就算有无数的手段,也不可能在禅让大典上制造混乱。 唯有朝中有人配合,乃至于是主谋,才有可能做成这件事情。 孙成停下了脚步,此刻他们已经重回应天城外城内。 在东北方向,秦淮河的北岸,就是山川坛和天坛的位置。 几个时辰之后的禅让大典,也将会在这里就行,皇室和朝堂文武百官聚集在此,祭拜天地,等礼成之后才会回宫继续接下来的典礼。 停下脚步的孙成,依然是浑身杀气腾腾。 在黑夜里,他的双眼闪烁着寒芒。 “叛国之汉奸。” “无论何人。” “必须死!” 第七百一十七章 秦淮河畔的尸体 从小安德门返回应天外城,在往东北方向的秦淮河过去的路上。 孙成始终想不明白一件事。 即,这一伙倭人到底是在什么人的帮助下,潜入应天的,又会如何躲避锦衣卫的追查。 甚至于孙成进行过换位思考。 如果他是那队倭人领头的,如果是想要在禅让大典上进行破坏,意图刺杀整个明廷的高层,那么就绝不会在正月里先杀三人,然后又在应天知府衙门对面的宅子里,杀光里面的三十七人。 这是有违逻辑的。 如果倭人们所图乃是禅让大典,就不可能在此之前打草惊蛇。 但这些倭人还是这样做了。 在应天百万臣民眼皮子底下,犯下惊天动地的命案。 一下子,就将他们自己暴露在了锦衣卫眼皮子底下。 这帮倭人恐怕并不愿意在此之前暴露他们的存在。 孙成敏锐的感觉到,这件事情肯定是那些帮助倭人潜入京师的幕后之人要求的。 但是这些人又为何要这样做。 不顾倭人暴露在锦衣卫面前,也要让他们杀人? 黑夜里的应天城,显得有些清冷。 而为了保证活动,锦衣卫们并没有穿太厚的衣服,不过因为长时间的奔跑,每个人都是面红耳赤。 夜色很好的掩藏了孙成他们的活动路线。 而应天外城也并没有和内城一样,有着密集的人口居住。 外城区域,更多的是村舍和田地。 这在应天城扩建的时候有过考虑的。 当应天城受到外敌围困的时候,应天城还能保证有一定的粮食供应。 不过眼下这种安排,似乎已经有些过时了。 肉眼可见的,大明朝的京师之地,不太有可能会遭受到外敌入侵,更不要说是被敌人围困了。 也正是因此。 直隶总督衙门和应天府这段时间,正在商讨着,是不是要以应天城的外城为试点,尝试新的城镇和农村结合经济尝试。 其实这件事情已经有些基础了。 这几年应天府的官办和民办工厂,有不少都是建在应天城外城区域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