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_第二百六十九章 牧民逐草而居,农人逐良臣而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九章 牧民逐草而居,农人逐良臣而住 (第2/3页)

刻的张让已经浑然忘了…

    曹操不只是曹嵩的儿子,更是玉林柳郎的大哥…

    张让原本奉行的教条里是有一条底线的,那就是坚决不能与柳羽为敌…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啊!

    可…现在,不是他要与柳羽为敌,是他不得不与柳羽为敌了。

    济南国的乱象牵扯的太多…

    若是真的做出一番巨大的成绩,那陛下下令争执帝国乱象,那…那宦门就彻底垮台了。

    宦门的基础…就是…就是在这些地方的“贪官污吏”…小而多,乱而杂的贪官污吏!

    “我,曹操…奉陪到底!”

    曹操一往无前般的目光直瞪向张让。

    “好,好,好…”

    这下,就连张让翘起兰花指的手都开始颤抖,剧烈的颤抖…

    等这场不欢而散的见面结束,张让离开时,已经天光放亮。

    离奇的是,曹操与张让的对话,不知为何…迅速的传遍了济南,那些被曹操罢免官员的权贵目瞪口呆,可无数百姓却沿途塞道…带着妻儿老小,跪在当街,百姓们痛哭呼喊,说要向皇帝请愿,留曹操在济南。

    百姓越是这样,曹操越遗憾。

    他只是做了一个官员该做的,却得到百姓这么多感激。

    如果负责任的好官再多些,相信百姓绝不会对他的离去如此伤感…果然,如三弟说的那样,大汉的吏治已经腐败到根源了,必须…连根拔起!

    “唉…”

    曹嵩长长的叹息一声。

    曹操知道他心中所想…无外乎是,张让此次回洛阳,那势必会将曹嵩贪墨国库钱粮一事给抖出来,到时候…还不知道要掀起多大的惊涛骇浪!

    曹操正想开口劝曹嵩…

    哪曾想,有百姓先开口了。

    “曹国相,要不…你就妥协一次吧!谁不知道…那十常侍如勐虎…”

    很难想象,百姓们竟会如此说…

    更有百姓拉着曹操的手,“曹国相,这样…你向那十常侍妥协,保住家门要紧,日后…你再去哪做官,咱们…咱们百姓就追到哪!”

    追随明吏而居,是秦汉时期“人治”时代的特有民俗。

    百姓没有户籍和固定土地,凭力气吃饭的他们,只要遇到好的官员,就想要追随之。

    甚至…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发展…

    在汉末到三国这段历史中,如广陵太守陈琳、河东太守杜畿、成皋令司马朗等,由于他们爱惜百姓,临调任之际,皆有大量的百姓追随而去。

    ——牧民逐水草而居,农人逐良臣而住。

    “这倒也不失为一个方法!”曹嵩转头望向曹操…

    为了儿子,为了家门…他能够妥协。

    只要…儿子能过了心里的那关。

    哪曾想…

    曹操当即摆手,“不,既要抗争,那…就抗争到底!”

    “你…”曹嵩不理解。

    曹操却将柳羽寄来的书信递给了父亲曹嵩,曹嵩展开…其中的字眼针锋相对啊…当然,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柳羽就要来了…

    他…他…

    这一刻,曹嵩沉默了。

    他无法想象,原本正在幽州,因为一战定乌桓而荣耀备至的玉林柳郎,正在处理着辽东千头万绪问题的柳大鸿胪,他会为了儿子曹操…来济南?来趟这趟浑水么?

    “爹…”

    曹操拉着曹嵩走入了国相府,他语重心长的道:“爹难道忘了,当年宋皇后一桉牵连曹家时,也是三弟…帮孩儿渡过难关,成功让爹撇清了与宋皇后一桉的牵连么?”

    这…

    曹嵩呆呆的望着曹操,如果是他…

    或许…或许,还真的可以力挽狂澜!

    珠玉在前…

    ——遍识天下英雄路,俯首玉林有柳郎!

    …

    …

    洛阳,郊外。

    初夏阳光充足,午后闲闲,曾经的尚书令曹节懒洋洋的从屋中走出…

    他要人将矮榻搬到中庭,斜靠在榻上,睡在阳光里,旁边还有一壶糟茶,几碟点心,其中有他最爱吃的洛阳芝麻素酥。

    曹节记得…这玩意,曹操也喜欢吃。

    可没曾想…

    这个惬意的午后,一个“不速之客”突然来临。

    “哟…哪阵风把桥太尉吹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