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枭雄:从佃农开始_第四百七十六章事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六章事变 (第2/2页)

  这批人大多未经训练,没有作战素养,有的只有人多的优势,依靠人海战术,不怕死伤,硬生生推平县城以外各处庄堡。

    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人员的规模越来越大,不到半个月,竟已有数万之众。新加入的人员纷繁复杂,来源众多,陆家父子渐渐不能控制。于是很快,这些人开始崩溃,分散。散开的势力,附近的州县扩散。

    短短月余之见,附近已有两州八县被搅乱起来,而起势作乱之辈已达到二十万人,势力之庞大,世所罕见。各地官府不能控制如此庞大的乱民,求援的信件很快堆满了裴小二的桌案。而此时,剑州之役也已经到了最后关头。

    或许是时间越来越长,而城外的裴家军却没有丝毫焦急,又或许是城内的秦氏叔侄也已经知道大局已定,剑州城内忽然开始紧张起来。大批百姓被强行征发起来,有些被强征去加固城防,有些则被强拉入伍,一人发一跟木棍,便形成了敢死军。

    城内的异动很快便传到了裴小二的耳朵中。连日来,为了保护裴老爹的安全,也为了能够劝降这支白杆兵,裴小二昧心自问,自己已经付出了诚意,然而换来的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

    现如今,川中腹地的突变,让裴小二再也没了在剑州城外苦等的耐心。倘若川中失守,那么及时最后他拿下这些白杆兵,也将毫无意义。

    “大将军,内江,资县,荣县,威远,隆昌,荣昌,大足等地,发来求救,除县城还在当地官府手中以外,四野村镇都已经遍地焦土,成为白地。不仅如此,成都府、潼川府、叙州府、泸州等地也发现有乱贼的踪迹。一旦让他们繁衍开来,今年的守城势必遭到极大影响。

    届时,这些地方别说给咱们提供粮草,赋税,说不定咱们还需要拨付粮草给这些地方用以镇抚,两项夹逼之下,恐怕未来两三年以内,咱们或许都没办法有大的动作。”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现如今的裴家军跟以前大有不同,如果说以前是光棍一条,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吃完了粮草再去别的地方抢,不,‘借’就完了,而现在就好比一个拖家带口的一家人,不仅考虑自己要吃饱,而且还要考虑治下百姓同样不能饿死。

    否则,一旦自己大兵在外,家中却后院起火,内外交困,距离败亡也就不远了。

    “我欲调重庆府的李国俊出兵平叛,你以为如何?”思虑之下,裴小二说出自己的打算。

    谁料乔淳听后,脸色大变,慌忙起身,道:“大将军,万万不可。李将军坐镇重庆,不仅把守四川东大门,更重要是威慑石柱秦拱明等一些有实力的土司,野心之辈。一旦李将军调离重庆,卑职敢断言,不出半月,南疆必反。”

    裴小二点点头,他也觉得贸然将李国俊调走,南疆局势必然生变,既然乔淳极力反对,那么此时也暂时搁置。

    “不仅如此,就连镇守建昌的陈天明也不可轻易调遣,建昌以西就是藏地,土司横行,其地蛮荒而不能耕种,其人畏威而不怀德,一旦失去大军威慑,恐怕也会生变。依卑职看,现如今唯有川东的张邦楚军或可西进,以解燃眉之急。”

    “张邦楚虽可调动,只是他的兵力稀少,尚不满万,贸然将其调离,是否真能平定叛乱?”

    “除此以外,别无办法。”乔淳叹息,“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大将军领兵在外,远离中枢。倘若大将军坐镇成都,从容调度,那么即使有再大的波浪,都可以从容应对。”

    “回成都?”裴小二抬眼,目光穿过重重帷幕,落在正在紧锣密鼓筹备的剑州城头上,随即变得坚定起来,“是啊!再剑州城下拖得时间太长了,是时候解决了。”黑夜的雪的明末枭雄:从佃农开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