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枭雄:从佃农开始_第四百八十三章弹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八十三章弹劾 (第2/2页)

   崇祯有些心累,这样的表演,他已经看过不止一遍,每逢大事,朝中那些大臣便会跳出来,相互攻讦,相互指责对方结党营私,至于真正的大事,谁在乎?

    吏部尚书李长庚站出来,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贼人暂据四川,但短期内,四川大多数百姓仍将心系朝廷,不会与贼人同流合污。微臣以为,趁此良机,朝廷应当继续组织官军,进攻四川,收复失地。否则,等贼人在四川站稳脚跟,朝廷再行剿伐,必将不易。”

    这才是老成谋国,崇祯感慨。

    “朕意也是如此,贼人骤得四川,根基短浅,此时才是最容易剿除贼患,安抚百姓的最佳时机。张爱卿,朝廷的兵力是否够用?”

    兵部尚书张翼凤苦着脸,站了出来,“回禀陛下,官军兵力不够。”

    “什么?堂堂大明,拥亿兆百姓,兵卒百万,怎么不够?”朝廷上,议论纷纷,群臣的目光全都被张翼凤这一句不够,所吸引。

    塔读@
    崇祯冷着脸,道:“大明号称兵卒百万,怎么到头来仅仅剿灭个反贼,反倒是无兵可用?”

    “陛下恕罪,”张翼凤苦着脸,向崇祯解释道,“臣之言,并不是大明没有这么多兵,只是,没有这么多能上战场的兵。

    大明现在精锐大多聚集在辽东,九边之地,这些地方的边兵是万万不可动用,否则建虏或可趁虚而入。至于陕西,河南,湖广等地的卫所兵早已腐朽不堪,不能大用。唯一尚可调动的,也就数三边总督,洪承畴的洪兵,河南左良玉的河南军,尚可一用。

    而要剿灭四川的裴小二逆贼,初步计算,非大军三十万不可。只是,真要调动三十万大军南下围剿四川,那么陕西、河南、陕西、湖广、南直隶等地的流寇将无人能治,恐有趁机做大之势.......”

    “行了行了。”崇祯听得头都大了,“诺达的国家,发饷的时候,人马百万,真正作战的时候,反到极度窘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群臣默然。

    崇祯无可奈何道:“张爱卿,依你看,要训练三十万大军,需要多长时间?”

    张翼凤不假思索道:“回陛下,需要大概半年时间,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这军饷,恐怕不足......”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说道军饷,崇祯的头疼的更厉害。银子,银子,银子,到处都需要银子,但他崇祯真要能弄来银子,也不至于加饷加的全民皆反的程度。

    崇祯闭上眼睛,无力的问道:“需要多少饷银?”

    “按照每人每月给银一两,再加上粮草,兵甲,弓弩,箭矢,营帐,铁料,等等,加一起,大致每人每月需要白银二两。三十万人每月也就是六十万两,一年也就是七百二十万两。

    微臣这已经是节省到了极致,事实上,蓟辽,宣大,等地的边军每月但就军饷便不下二两白银,至于家丁则要更高。关内人口充足,不用面对边地,故而军饷则相对便宜.....”

    张翼凤接下来说了些什么,崇祯已经每心思听下去了,他现在满脑子都在向着七百二十万两银子之事。从万历四十六年,到四十八年,全国除贵州等少数地区外,平均每亩土地加征银九厘,计五百二十万零六十二两。

    崇祯四年,又把田课由九厘提高到一分二厘,派银六百六十七万余两﹐除兵荒蠲免,实征银五百二十二万余两,另加关税,盐课及杂项,共征银也就七百四十万八千二百九十八两。但这项赋税却征的大明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朝不及夕。

    现在,张翼凤张口又是七百二十万两的开销,又则能不让崇祯头疼?黑夜的雪的明末枭雄:从佃农开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