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哥谭当市长_第241章 重振哥谭的基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1章 重振哥谭的基础 (第2/2页)

纸。

    尽管核武器很厉害,可缺少工业基础,缺少资源禀赋,缺少技术团队,缺少资金支持的国家,拿到它,同样没有什么用。

    即使侥幸造出了原子弹,缺乏投送能力,缺乏打击能力的国家。也只能把它当成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最后一颗子弹。

    因此,周晨其实也没有想好,要怎样利用这个产业,来发展哥谭。

    直到,他遇见了拥有出神入化医术的朱医生,又见到了那不计其数,被病痛折磨的普通人。

    他突然意识到,一条全新的产业链,似乎,即将在他面前展开。

    华医产业链—这是一条足以颠覆现有医疗体系,

    一个产业链的发展,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技术,市场,和资金。

    哥谭,什么人最多?

    穷人和病人。

    这两者,往往密不可分。贫穷,为他们带来疾病。而疾病,使他们更加贫穷。

    基础医疗的缺失,让普通的哥谭人,非但没有通过努力上升的途径,更塑造了一个让他们可能堕落下去的陷阱。

    广泛的疾病,也让哥谭,丧失了大量的劳动力。

    若是通过正常的医疗改革,来推动基础医疗的普及。

    且不说,这将直面巨大的资金压力和政治压力,光是可行性上,对于现在的哥谭政府,也是极为不可能的。

    原因很简单,在山姆国,行医,需要极高的学术经历。而哥谭,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人才。

    可推广华医,却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前世,在周晨下乡扶贫的过程中,曾经见识到过无数的民间土方。

    曾几何时,他也对这些民间土方,不屑一顾,认为他们都是愚昧无知的产物。

    可当一次,他在乡下,意外发起了高烧,可暴雨阻拦住了他外出买药的愿望时。

    一位老婆婆用民间土方煮出来的黄豆水,让他退了烧。

    从那以后,他才意识到。这些所谓的民间土方,也许,并不是没有价值。

    谁都想要最顶级的医疗资源。

    可现实却是,在那些愚昧无知的年代,在那些医疗资源严重匮乏的地方。正是华医先辈们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民间土方,拯救了那一条条即将逝去的生命。

    而这血淋淋的现实,正是当今哥谭的现状。

    可,如果光是能救人性命,还不够。

    医学,救不了哥谭。

    可,产业链可以。

    华医大量单方的背后,是海量的药物需求。

    而这些药物,却大多是初级的农产品。

    有市场需求,就意味着,那荒废已久的农业,将被带动起来。

    而农业的发展,将会极大的消化那些从病痛走出来的初级劳动力。为哥谭的原始发展,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华医的未来,并不是仅仅如此。

    当华医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秉承着治大病于未病的理念,它也许会对哪痛切哪里的西医,产生巨大的冲击。

    这背后的产业意义。

    将是星辰大海。

    车,缓缓的在埃利奥特医疗公司门口停下。

    周晨下了车,抬头看着高大的办公楼。高耸入云的大楼,就像高傲的埃利奥特,对于他这种小小的访客,根本不屑一顾。

    他整了整身上的西服,抬腿向大楼内走去。

    由于事发突然,他来不及走正规的流程向企业申请考察。

    只能联系上了企鹅人,邀请他一同访问埃利奥特。有了企鹅人的面子,他得以顺利的与埃利奥特的高层,搭上了线。

    他也知道,这将是一次冒险。可他不得不冒这个险。

    因为,他后续一切计划的前提是,他能将朱医生,安全的带出来。

    让他完成那本,《赤脚医生手册》。不正经茶人的我在哥谭当市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