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9章 有种东西,叫做债券 (第2/2页)
说什么什么天生奇才?面对我世家还不是望风而逃……” 世家疯狂叫嚣,皇帝却黯然轻叹,李世民在宫中揽着长孙的肩头,夫妻二人怔怔看着天际,忽然同时喃喃一声,伤感道:“他终于走了!” 此时距离韩跃出离长安正好三月,深秋已过,初冬来临,忽然一场北风呼啸而来,仿佛一夜之间天地都变得肃杀。 中原地界越发萧条,皇族在世家的逼迫下慢慢显露败像。 李世民掏空了国库,依旧不能挽回颓势,虽然皇帝有一百多世家支撑,但是对面却有四百…… 都是传承千年的门阀,相互之间实力差距不大,一家两家或者还看不出来,但是一百家对阵四百家,这种悬殊可就太大了。 这场经济战争注定要输。 关中北风吹,白山黑水却迎来一场大雪,就在那大雪飞扬之时,那辆牛车忽然停了。 韩跃负手站在车上,目光回望长安方向,天上雪花在他头顶漂亮,这个连续三月担当车夫的青年终于缓缓吐出两个字:“动手!” 渐渐淡淡两个字,却似震动天下轰鸣之音。 长安城中,李世民茫然不解,喃喃道:“天下已动乱三月,那孩子莫非留有后手不成?” 中原各地,无数世家心怀警惕,暗自猜想道:“此子行事想来不择手段,莫非他留有后手不成?” 皇帝和世家不断猜测,偏偏韩跃说完两个字之后再次沉寂,他赶着牛车继续向前,似乎将自己说过的话全都忘了。 白日慢慢行进,晚上逗逗孩子,偶尔停下车辆带着妻子们踏雪赏景,仿佛这一趟只是游玩。 世家慢慢放下心思。 皇帝渐渐失望丛生 然而三日之后,天下风云突变。 先是一道消息从牛车上缓缓发出,由跟随牛车的李风华抄写数十份,然后委托皇帝的红翎急使带回长安,再用飞禽传书散布天下。 “今有东北鞍山铁矿,每年可产矿石万万斤,又建冶炼钢厂一座,每年可出精铁巨万,首批五百万斤已然出炉,欲行销天下,廉价售卖之。天下百姓但有所需,可用家中物资换取,无论粗布,茶叶,草药还是菜米,只要百姓所产一律作价换取,每斤精铁,只售五文……” 五文,连运费都赚不回来吧? 从东北到关内至少三千里路,哪怕是运到河北那也得七八百上千里路,先别说钢铁从采矿到冶炼的本钱,光是运费就能亏个底朝天。 世家一方不屑而笑,纷纷造谣言曰:“韩跃此子,技止于此矣,离开了李世民的支持,他终于开始出昏招。” 然而第二天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赵郡李氏的李博然突然跳出来发声,传书天下道:“钢铁运输之事,我们赵郡李氏亏本接了。” 亏本接了? 竟然亏本接了…… 世家一方悚然而惊,忽然生出一股不妙之感。 李世民趁机下令,言称天下十二道皆有钢铁销售代理商,赵郡李氏只要把铁运回中原,半个月时间就能散布大唐。 朝廷对此次百姓物资换钢铁的交易不设税收,不但不设税收,而且鼓励多换,如果实在没有钱没物资,那还可以赊账。 赊账…… 竟然赊账! 世家对方阵营一片哗然,几个大佬连夜聚首,有人面色铁青道:“五百万斤钢铁看似很多,但是连一道之地也满足不了,那小子既然想亏本玩,咱们世家陪他玩,我倒要看看他有多少万斤钢铁赔得起?” 众大佬频频点头,皆感觉韩跃这一手很容易应对。 然而又过三日,牛车上再次发出消息。 依旧是李风华紧急抄写数十份,这次不用红翎急使带回长安了,因为李世民紧急给这边调拨了上百只驯养好的飞禽。 飞禽传书,再次传播天下。 这一道消息比廉价换取钢铁要狠,世家一方人人惊出冷汗。 “今有辽东高句丽,自古与中原世仇,我欲策动大军征伐辽东,麾下二十六万铁骑,只负责打,不负责收。古语有云,粮草未动,兵马先行,吾李跃向天下百姓发出征召,凡家中有多余物资者,皆可拿出售做军用,再发战争债券,百姓以物资作价认购,收益保底翻三番,战后予以承兑。凡手持债券者,皆可来辽东发财……” 战争债券! 韩跃发行了战争债券! 而且还是收益保底翻三番的债券! 世家一方初时茫然,朝堂上忠于李世民的大佬们也有些糊涂,大家最开始都不太相信这个东西。 然而仅仅过了几天时间,天下忽然传来消息,战争债券卖疯了。山下出水的大唐风华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