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孔圣遗篇,宣传新式学问 (第4/7页)
因为各地的州府都是可以拟定各自的功名。 与原本的科举一样,也是分别授予秀才、举人、同进士和进士的功名。 州学录取的低级别人才,可以授予秀才功名,稍好一点的再授予举人功名。 至于更高的同进士和进士,则是需要各地州府的举人来金陵赶考,选拔出其中特别优秀者来授予同进士和进士。 朱瀚搞出来的这个新式科举,可远比之前的‘旧科举’影响力大多了啊。 首先,新式科举的参与人数大大激增,而且录取的人数也是大大增加,原本的旧科举每一次录取不过是几百人,而这一次的录取人数足足能够上万之多,只要不是文盲,再有一点新学的水平,基本可以捞到一个秀才。 江南行省的秀才,已经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当官了啊! 对于读书人或者普通人来说,什么功名大小,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情,只要能够当官就行。 “大人,滁州刊印局上报,说是订单太多,日夜赶工也是不够,想要从金陵调拨五百名工匠去滁州!”胡惟庸说道。 “订单太多?如今新学书籍不是已经发的差不多了嘛,哪来这么多订单?”朱瀚疑惑道。 自从新的印刷技术出来,滁州红巾军印刷的书籍立刻就是异军突起,不仅书本纸张洁白挺括,而且印刷的字迹更加的清晰,甚至还采用了这个时代绝无仅有的三色彩印! 特别是经过各个新学书籍的大规模散发。 各地的书商都是看到滁州刊印局的实力,纷纷带着银子上门求着给自己印书。 “这订单,却是最近刚刚增加的,印制新学书籍花费巨大,刊印局的人也是想要多多营收,所以就接了不少各地订单,其中最大的就是汴梁大丞相刘福通派人来要的皇宋历书,其次则是江南书商的订单。”胡惟庸说得有些支支吾吾。 皇宋历书,朱瀚自然是知道,不论是朝廷官府,还是普通老百姓,那都能够用的到二十四节气等历法都是在上面的,属于家家户户必备的东西,特别滁州刊印局能够低成本大批量制作,立刻就是让刘福通拿出来五万两银子专门刊印‘皇宋历书’,为的就是想要给治下的家家户户都配上一本。 朱瀚早就看过‘皇宋历书’的校订本,上面除了历法之外,还有许多宣扬红巾军白莲教的顺口溜打油诗,算是刘福通想要的一个宣传利器。 不过,胡惟庸说到的江南书商的订单,朱瀚倒是没有想到还有这么大的数量。 “江南书商?他们都大规模刊印的什么书?”朱瀚关切的问道。 自古以来,历代朝廷对于出版书籍都是有严格要求的,朱瀚的刊印局虽然属于是赚钱的工具,但是也不能在这一方面掉以轻心,万一要是被别人刊印了一些诋毁自己的书籍,那可就是得不偿失了啊。 胡惟庸善于猜度,自然是看出朱瀚的心思。 “大人,那些江南书商,倒也不是生客,全都是苏州金陵两地的熟人,刊印的书册基本都是一个带彩页插图的话本小册子。”胡惟庸说道。 “哦?带彩页插图的话本小册子?”朱瀚顿时有些好奇。 拥有彩色插图的刊印书籍,可是滁州刊印局的独家秘籍,基本上就是比普通书籍多三成的报价,一向精打细算的江南书商竟然印刷这么多彩色插图书籍,立刻让朱瀚好奇起来。 哪知道,朱瀚的话刚说完。 他就看到刘伯温、施耐庵和胡惟庸三人都是老脸一红,竟然是有些尴尬气氛。 “你们这都是怎么了?”朱瀚问道。 三个人支支吾吾,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胡惟庸,你说的这些刊印书,可有样本在府中?”朱瀚立刻不悦道。 按照朱瀚定下的规矩,凡是滁州刊印局的所有书籍,都必须先要出样册,分别报送封存在朱元璋所在的定远县、朱瀚所在的金陵和滁州本地的典库内,方便随时查阅审核。 当然,滁州刊印局制作的书籍那可是太多了,朱瀚他们也基本上是没有功夫去查看的。 “有,有!下官这就去取来!”胡惟庸赶忙道。 不一会儿,胡惟庸就捧着几个书册小跑了回来。 朱瀚拿过这几本书,发现全都是采用了滁州最新式的精白纸,属于一种新技术漂白的高档纸品。 “这些江南书商,看来是下本钱了啊!”朱瀚看到这纸张不禁说道。 随后,他一看封皮上的书名,立刻就是明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