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3章 丰收 (第1/2页)
在白宋愁钱之际,邙县传来了好消息。 第一季土豆成熟了。 一大早,曲叔来蓟县传消息,顺道来看看女儿。 土豆是白宋在大唐播下的第一颗种子,经过古人一年的摸索培育,一颗土豆在大唐生根发芽,然后扩展到了十亩田地里面。 而现在,十亩土豆收成,丰收成果令曲家两位老农瞠目结舌,无法相信。 今日曲叔来了,只带来了一车,不过几百斤。 但他的兴奋没有停下,见到白宋便急不可耐地上来说话:“贤侄……土豆收了!土豆收了。” “收了就好,到底产量有多少?” 说到此,曲叔咽了口口水,十分激动:“太多了,今日取来的不过一亩地的一小部分,如果估计不错,亩产能有近两千斤!” “两千斤?”白宋微微皱眉,显然对整个数字不是很满意。 白宋知道土豆的亩产数据,现代种植土豆,大部分都能达到亩产六千斤以上,种植技术好的,甚至能达到亩产万斤。 交给的曲叔种植的土豆亩产只有两千斤,肯定是种植的技术有些问题。 白宋心里头盘算着,殊不知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出了曲叔的想象。 大唐粮食亩产能有三百斤就是丰收。 亩产能超过两千斤的作物,简直就是神物。 而且土豆对气候要求不高,对节气也没有特定的要求,成熟快,三四个月就能收一轮。 放眼整个天下,没有哪个作物能具备如此多先天优势。 土豆这东西顶饱不说,而且可塑性强,煎炒烹炸煮,不管怎么做都有独特的味道。完全可以成为民家主食。 幽州经历了边疆战局,又经历了圣莲教的祸乱,有些偏远地区出现了难民,各地粮食大吃紧。 连曲叔这样的农民都意识到有了这土豆,就能解决目前的粮食问题,土豆的收成对世界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曲叔才这么激动,恨不得马上就带着白宋去地里看看,让他瞧瞧这上万斤的土豆该当如何处置? …… 当日,白宋特意带上晴儿外出,去邙县外的地里看看他的私人田产。 别人不懂白宋的心思,尤其是家里的女人,不知为何会带上那个妖女。 而白宋的心思很简单,只是想让晴儿看看平静的田地里,百姓在田间耕作的美好画面,看看大家脸上丰收的喜悦,让晴儿知道天下安定是有多么美好。 白宋置办了不少田产,却是从未有真正地看过。 一辆马车从蓟县出城,向西走了不过半个时辰,一片片黄灿灿麦田映入眼帘。 在幽州,这是一片前所未有的奇景。 连年的突厥祸乱导致幽州境内田地荒弃,人们的记忆里,幽州的田地只有黄土和杂草,天地间一片荒凉,哪里想过会有成片成片的麦田出现? 晴儿在车里很快注意到了这一切,掀开车帘不可思议地望着天地间的金黄,那里有星星点点的老农在耕作,有老狗追着蝴蝶,有扑鼻而来的麦香,金黄的海洋映照着碧蓝的天,苍茫大地连接远山,处处透着生活的气息。 “这里……什么时候有人耕种了?” “哼!”同坐的冬香哼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