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4章 不要乱叫,我单身 (第1/2页)
说到自己的好大儿,老朱是无比兴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坐在奉天殿上,他侃侃而谈,唾沫横飞,接着说宝贝儿子的丰功伟绩。 “打武昌那会,张定边那厮,居心叵测,收缩所有的兵力到武昌。他说是要把武昌变成第二个洪都,要疲惫我军。” 老朱不说,大伙也知道他要说什么。 那时候武昌一个月都打不下来,老朱是心急如焚,生怕成了第二个陈友谅, 他亲往武昌督战,一点效果都没有,可是朱标在武昌城放了几天的风筝。 城里的陈理看到风筝有所感悟,就开城投降了。 江湖上说书的还把这个故事写进戏文了,叫什么《风筝误》。 老朱说完武功,又说文治:大明朝初建,老百姓没有吃的,甚至发生过易子而食的事情。 又是太子朱标站了出来,他给大家推广玉米,红薯等新粮食作物。 这些作物产量翻了一倍,老百姓吃不完,就用来酿一种叫地瓜烧的酒。 有了东西吃,老百姓嘴也叼了,嫌白菜萝卜不好吃了,没法下饭了。 还是咱标儿,弄来辣椒、番茄、落花生这种人间美味。 我大明的老百姓,在辛苦劳作一天后,回到家,老婆端上一碟喷香的油炸花生米,再美美的喝一碗烧刀子酒,这是一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什么是打通社会,在就是大同社会,这都是咱和标儿的功劳。” 说到这里,老朱洋洋自得,已经是面带红花。 群臣们本来都商量好了,今天早朝大伙一起拥立晋王朱棡为太子。 听了朱元璋的碎碎念,一些摇摆大臣就开始打退堂鼓,纷纷给老朱和太子朱标歌功颂德,粉饰太平。 就是朱棡本人也对夺嫡这件事,失去了信心:大哥就是大明的李世民啊,我拿什么和大哥争夺皇位? 刘三吾是个老腐儒,既没有李善长经世之学的手腕,也没有刘伯温奇迹百出的谋略,没有宋濂教书育人的品格。 他就等着在这次拥立朱棡为储中立下头功,将来接替李善长的位置。 眼见就要成功了,封侯拜相,就在眼前,怎能轻言放弃。 等朱元璋说完,刘三吾慨然而出:“陛下!皇长子固然有大功于朝,可太子是国之储君,乃是国本之所在。请陛下立储以安定民心!” “国本?安定民心?你是说有咱在,大明的江山不稳?” “陛下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万一有所不预,诸位皇子争夺帝位,又是一场大战,又是苦了天下苍生。” “你胡说,咱老朱的儿子怎么会干那祸起萧墙的事?” “陛下,半年前,皇次子不是就阴谋刺杀皇长子以谋求太子之位吗?皇长子失踪,皇四子不是到处奔走呼告,让诸位大臣拥立自己么?” 老朱愤怒了,他站起身对刘三吾喊道:“住口,住口,住口!”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君王一怒,流血漂橹。 一般的君王尚且如此,何况是老朱? 这些人都是跟着老朱打天下的莽汉,九死一生才得了这爵位,可不想成为老朱家立储的牺牲品。 一时间他们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老朱的太监王景弘见状连忙大呼:“退朝!” 诸位大臣巴不得这句话,都诚惶诚恐的退下,生怕老朱的愤怒倾泻到自己身上。 只有刘三吾还在死撑,读书人的风骨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可是他腿肚子已经发抖,为了掩饰尴尬,他就跪在朱元璋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