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七章 自由人 (第3/4页)
区更近,也更有攻击性,从这个小细节上楚中天可以看得出来这两位边前卫估计是不怎么喜欢防守的。 前腰的距离非常靠近对方的禁区,既可以做致命一传,也可以自己射门得分。并不是那种古典前腰,而更符合现代足球的要求——前腰球员必须要能进球,就像卡卡那样。 自己的位置呢?倒是在一个看起来很中规中矩的后腰位置上,不过这样看来,自己和前腰的距离就有些远了……兰尼克用手指着在后腰位置上的那枚棋子,对楚中天说:“你就是它。”然后他用手按着这枚棋子,在带磁性的战术板上滑动。首先向下滑,一直到了两名中后卫的中间。 在这里他停顿了一下,抬头看着楚中天。接着又推动着棋子向左边移动,划出了一道弧线途径肋部之后重新移回到起始位置,停顿了一下,继续往右边移动,以前腰那枚棋子为中心,划了一个半圆弧线,经过点球点接着往左边绕,绕了一圈回到了最开始的起点——后要位置。再顿一下,继续往下滑,这次是移到了右边,划出一道弧线挪回到了中路,再最终回到了起点。 看起来,兰尼克用棋子在战术板上写了一个阿拉伯数字“8”。 “上下左右,你的活动范围。” 楚中天接道:“挺自由的……” 兰尼克笑道:“是的,就是自由。我给你的最大权限就是自由。防守的时候退到这里。”他指了指中后卫前的三个点,分别是禁区弧顶地带和两个肋部。“进攻的时候你在这里。”他又指着与防守对应的前场三个点。 “可是一场比赛中有很多进攻和防守……” “所以你总得这么来回穿梭。但是我觉得你的体能是不存在问题的,而且你可以自己控制防守和进攻的节奏。”兰尼克进一步解释道。“你在梅斯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楚中天点点头,他在梅斯确实是这么做的,但是却没有做的这么彻底,毕竟那是四中场,除了自己,还有一个后腰呢。 他盯着战术板看,看着看着,脑海中突然蹦出一个词来。 自由人? 可是自由人战术早就消亡于当今世界足坛了啊……楚中天对自由人的全部理解都来自于两个德国人——贝肯鲍尔(Franz_Beckenbauer)和萨默尔(Matthias_Sammer),这也是世界足坛迄今为止唯一的两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Libero)。 自由人并非是德国人首创,要追溯的话,可以一直追忆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瑞士队的奥地利籍主教练卡尔.拉普恩创造了一种“门拴”战术,处在这个位置上的球员,应该随时准备去栓上因为奔放后卫失误而洞开的球门。当时特别有两个词汇被用来形容此位置和打法——Fireman(消防队员)和Sweeper(清道夫)。 后来意大利的助理教练海伦尼奥.赫雷拉则丰富发展了这一构思,组织了“锁链式”的防守体系。由于当时的都灵空难,都灵全队球员遇难,以都灵队为主力的意大利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意大利人不得不采用这种方式来应付局面。在四个后卫的后面再安排一名后卫,但他不用像其他四个人那样去进行人盯人防守,他负责为本方的后卫提供纵深保护,并随时策应协防,在防线上具有行使“自由”的权力,因此被十分贴切地称之为——Libero(自由人)。 但是这样的“自由人”其实并不自由,因为他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自由便是破坏对方的进攻,尽管此时他无需专门盯防某一名对手而相对自由。更别提在守势足球大行其道的意大利,一旦球队开始反击、他便只有靠边站的那种不自由了。所以他只是“自由防守人”。 真正的“自由人”出现在德国,但是萌芽形态则出现在1966年的英国世界杯决赛上。当时的还未满二十一岁的贝肯鲍尔第一次参加世界杯,在此之前他已经被当时西德最著名的体育记者本.哈德尔评价为“贝肯鲍尔是我们在二战之后最有价值的足球天才”,他的本职工作是进攻组织。他在前五场比赛中表现完美——除了被公认为最佳进攻组织者之外,还打进了四个球,位列最佳射手第三名。 但是在和英格兰的决赛前,德国主教练绍恩在身为国际足联讲师的西德籍教练德特玛.克拉默尔的建议之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对球队做了一个细微的调整:用自己的“组织者”贝肯鲍尔去盯防对方的“组织者”,全世界都知道的“只要盯死了他,英格兰队就一定完蛋”的博比.查尔顿。 这一招很凑效,从事后人们的“虽未完全制服博比,却有效阻止了他勇不可挡的进攻,人们终于看到了一个能与博比.查尔顿相抗衡的人物出现了”的评价中就能够看得出来。若不是英格兰突然冒出来了一个“神奇的赫斯特”,这位“替补杀手”不可思议的上演了世界杯决赛史上迄今为止仅有的帽子戏法和那粒令人至今仍云里雾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