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传奇_第四十二章 口水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口水战 (第2/4页)

他却从后面来了一脚,直接扫倒了希希。也有些人为楚中天辩护,认为楚中天只是动作慢了一点而已,他不是故意踢人的,而且希希倒地的动作也过于夸张,“他‘摔’得差不多有一人高了,叫声大的全场都能听见”。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在指责楚中天之前,应该先看看科隆做的是什么事情,他们援引兰尼克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提供的数据来标明楚中天有多冤枉。

    但不管怎么说,大家还是想听听楚中天本人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

    “那确实是一次犯规。”楚中天承认了,“不过我觉得对方倒下去的时候有些夸张。我踢到了他,却并不狠,他叫的让我以为我踢断了他的腿。”紧跟着他又为自己辩护。

    他的潜台词其实是——红牌已经让我受到了惩罚,你们就不要再往我头上泼脏水了,我也不是什么好欺负的人。

    尽管道姆是德国足坛的前辈,但他这样说自己,楚中天依然会不爽的,既然不爽那就要反击。新闻发布会当时,楚中天并不在,否则他一定会为自己辩护的。

    道姆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他随后就不吭声了。媒体上关于这场比赛的消息也迅速销声匿迹了,更多的人都将目光瞄准了……一轮之后的十二月五日,霍芬海姆客场挑战拜仁慕尼黑,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将是一场联赛前两名的争夺。

    ※※※实际上媒体们对霍芬海姆与拜仁慕尼黑的炒作并不是从最近才开始的,联赛刚刚开始,这两支球队就经常被人拿出来进行比较。那个时候拜仁慕尼黑开局不利,而霍芬海姆则高歌猛进,最好的和最差的总是容易被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霍芬海姆作为一支升斑马,本来是没人看好的,而人们却相信拜仁慕尼黑将是本赛季的联赛冠军。在霍芬海姆横空出世之后,这一切都改变了。

    大家在谈到霍芬海姆的时候,总会捎带着提及拜仁慕尼黑——“黑马表现出色,他们将向拜仁慕尼黑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霍芬海姆老板的资产能够买下拜仁慕尼黑,他却选择了投资一家业余球队!”

    “伊比舍维奇一个人进的球比拜仁慕尼黑三大前锋的进球总和还多!”

    “……截至目前为止,各项技术统计,霍芬海姆完胜拜仁慕尼黑!”

    “拜仁打盹,霍村崛起!”

    “小村庄球队竟然比拜仁慕尼黑还大一岁!”

    ……拜仁慕尼黑那时候颇有种“老子躺着也中枪!”的愤懑。所以里贝里在更衣室里问霍芬海姆的比分时,会得到不少队友们的白眼——拜仁球员对于不断有人在他们面前提及霍芬海姆的名字,并且以霍芬海姆来作为证据声讨他们糟糕的表现十分不满。在他们看来,霍芬海姆是霍芬海姆,他们是他们。霍芬海姆踢得好当然是一件好事情,可是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大家总是习惯在夸奖霍芬海姆的同时,还要顺带着骂上一声拜仁慕尼黑?

    这种情绪经过媒体长期炒作之后,累积起来,让拜仁慕尼黑的球员们对霍芬海姆的看法产生了一些偏差。不少人对霍芬海姆都没好感,一提到霍芬海姆就会表示轻蔑。

    现在媒体们炒作的更加疯狂了,所有的德国体育媒体都在谈论这场还有两个星期才开始的比赛。

    先是媒体们开始提出一个很吸引人的猜想——“十四轮联赛进了十七个球的伊比舍维奇能不能在一个赛季打进四十个联赛入球?”

    注意这里的“四十个”不是指联赛、杯赛所有的比赛进球都加起来,而是单指联赛入球。

    这样牛逼的成绩在三十八年前由德国著名的轰炸机盖德.穆勒(Gerd_Muller)在1971-1972赛季创造的,德甲单赛季三十四场比赛的进球纪录——四十球。

    在越来越重视防守的现代足球中,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奇迹。但媒体们为什么突然对这个感兴趣了呢?因为有媒体做了一个横向对比——伊比舍维奇在十四轮联赛就进了十七个球,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是非常恐怖的进球效率:场均进球率大于一个。如此高的进球率在欧洲四大联赛中独占鳌头,领先于十二场打进十三球的巴塞罗那射手埃托奥(Samuel_E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