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63、倒也正常 (第2/2页)
。.ZWwx.ORG 特别是最后汪茜轻轻把一只手盖在自己肩头的指尖上。 美极了。 哪怕不知道这出歌舞剧,也顺着荆小强立刻翻封面介绍,歌舞剧都不重要,哦哦哦,这个女演员叫汪茜。 “就是那个叫汪茜的发型呀,早知道我把阅览室的画报借出来了!” “茜茜头嘛,要是能做件她那样的旗袍就好了。” “也可以叫茜茜旗袍哦……” 后来有评价,这条旗袍跟发型的组合,彻底引燃了改开之后全国城镇妇女对时装的渴望。 整个社会舆论从之前大家都千篇一律穿着相同类似的衣裳,稍微花枝招展就会被非议作风问题,风骚之类词语一拥而上的局面,开始正大光明的向往美丽! 也许汪茜没有那么娇媚的淡雅之美,让人看不到半点欲望的勾搭。 压抑多少年的对美渴望,借着这次无可挑剔的美丽,也是超越这个时代极其罕见的清新文雅美丽,一下就全国井喷。 总之顺着蒋桂章、广告公司等各种联系方式,找到汪茜这边来拍广告照、发型照的厂家、报社、杂志社、印刷公司多得不得了。 汪茜都淡淡的说伱们找小强,别打扰我练功…… 荆小强也绝,叫邹珣暂时去给汪茜当助理打下手。 因为除了《太平轮》里面极少几个客串龙套镜头,她已经笃定不回艺术学校,要彻底在这边扎下根来。 荆小强觉得也行,给她谋了个舞蹈系委培生的学籍,这样以后她就是沪海戏剧学院的学生,名义上好听学院也得利。 但清宫剧的拍摄成组肯定还有点时间。 这段就仗着她拍过很多挂历海报的经验,去给汪茜当助理,在舞蹈上也能再精进点。 邹珣听说还有每个月五百块补贴,乐翻天的去了! 反正一点没有未来影后的样子。 其实荆小强还不是在舞蹈系这边忙着。 因为《当我们年少》这部剧带来的最大后果就是,所有去看过剧的市领导、各界人士都能深刻感受到,兰花大剧院已经过时了。 过去五六十年的历史,从抗战左右就存在的戏院已经跟不上时代变化。 那种慢吞吞的戏剧,在动态剧烈的灾难大戏面前显得太落后。 穆春雷更是全程都在相关领导耳边灌输这个理念。 所以首演之后第二天开始,每晚有一场演出,但白天都是车水马龙的市领导跟各界人士过来参观视察正在建设的沪海音乐歌舞中心。 已然接近封顶的舞蹈、戏曲系教学大楼,正在加紧施工已然有了轮廓的音乐厅,最后耗资最大,刚展开框架的大剧院,还有空置的地块作为未来的储备。 陆妈妈作为戏曲系系主任,亲自在地下的练舞厅兼接待厅介绍,全新的大剧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声光电系统,当初荆小强带着大家去林肯中心拍下来的大量照片,现在也被做成大宣传照。 未来沪海歌舞剧院也是要达到这个档次水平。 采用建筑声学设计的所有建筑充满海派风格,大量机械电动化的后台装备设施,能够胜任各种类型剧目的舞台设计,甚至能够组合变化的座椅排列,都将打造出全国超一流的艺术圣殿! 这话咋听起来有点吹牛逼。 但沪海宁来说。 倒也正常。 全沪海各界都清晰明了了,在城市西边,全市新建规模最为庞大的国际社区,这个专门建设起来跟国际接轨的新兴城区里,一座完全属于沪海自己的歌舞艺术中心正在拔地而起。 不但没有给沪海市造成任何财政负担,还如此高效又高规格的提增城市形象。 这都是荆小强这位青年艺术家的功劳呀。 感觉穆春雷像他爹,苏明敏像他妈,全程赞不绝口! 十八岁年纪走进校园,沪戏是如何慧眼识珠,全力支持他的天赋发展。 文工团又是如何把他送上了青歌会的舞台。 暗暗的把这两位的功劳也打下了很重分量。 但接下来荆小强是如何蜚声海外,带着HK歌舞剧团冲击百老汇,走进林肯中心这全球最高艺术舞台,拿下五百万美元的年薪,却一分都没有留给自己,全都捐献给了歌舞中心的建设。 紧接着再接再厉,又在NHK乐团跟动静国立音乐大学成功演出,拿下全球第一的音乐家年薪。 依旧把这笔钱投入到了国内音乐歌舞艺术建设。 现在鹏圳歌剧院已经拿下烂尾楼改造,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走在了沪海的前面。 所以沪海歌舞中心,现在已经是百尺竿头,不进则退。 等的就是沪海各方面,特别是官方的大力支持了。中秋月明的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