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2之金牌教师_第四百六十五章 资助计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五章 资助计划 (第1/2页)

    陈云感激地给在场的人鞠了好几个躬。

    “总而言之,还是谢谢大家了!”

    听完了陈云的话,苏洋不由得笑笑:“好了,既然傍晚了,那我们也就准备回去了。”

    一旁的田颖和孙庆民也拍了拍陈云的肩膀。

    “陈云,如果干完农活了就来上学把,上学还是很重要的,你说呢?”

    陈云依然是摇了摇头。

    “老师,对不起,我也想上学,但是我家里是在是没有什么钱了,我明白你们的好意,但是我家里的钱实在是连生活都快要不够了,我必须要再找点别的方法赚钱。”

    “另外,我家最多也就只能供我那两个妹妹去上学,要想让我在上学,那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可能的。”

    说完了话,陈云就开始收拾农具,不给田颖和孙庆民继续说话的机会。

    苏洋看着陈云的模样,倒是走起了眉头。

    他还是以为单单凭借这样帮他干完农活,他就能重新返回课堂,这样的想法终究还是太简单了。

    农活只是一时的,重要的还是陈家的经济状况。

    陈云的两个妹妹陈玲和陈红,她们都跟在陈云的旁边,一起收拾着农具。

    她们也是很心疼自己的这个哥哥,只不过现在她们能做的也不多。

    “小红,小玲,你们快点回去上课,不要在在这里了。”陈云催促道。

    “哥”

    “哥”

    两个妹妹都对陈云不依不舍。

    但是陈云立刻用眼神拒绝了她们,说道:“你们再不去上学我可就生气了啊。”

    见状,两个妹妹只好都跟着大队伍一块回学校了。

    苏洋走在田颖的旁边。

    田颖叹了口气:“没想到帮陈云干了农活,他还是不愿意回来上课,这可怎么办啊。”

    苏洋闻言说道:“现在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给陈宇拿多一点钱,但是按照陈云的性格,这个方法也是行不通的。”

    “是啊,陈云那个孩子就是自尊心很强,要不是今天找了一个上体育课的托词,他估计还不会答应让咱们过去给他帮忙的。”

    苏洋闻言点了点头,旋即又开始思索起来。

    但是思索了半天,依然没有想出什么好的主意。

    这确实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情,就在这时,旁边的事情吗对他说道:“一会儿咱们学校升旗,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国旗下讲话,比如说宣扬一下学生们努力拼搏的精神之类的。”

    苏洋看向旁边的孙校长,脑子里面不由自主地就会想起来了在江州一中的时候,每次升国旗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学生站在讲台上,然后进行国旗下的讲话。

    “孙校长,你们这里都不是学生去演讲吗?还是老师说话?”

    孙庆民点点头:“对啊,一般都是老师上去说两句,如果没有什么话说,那就直接不说了,升完旗就直接解散了。”

    苏洋闻言说道:“在我们那里,一般都是学生上去演讲几句。”

    说到这里,苏洋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不能让这里的学生们也去演讲呢?

    演讲可以说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演讲的好,可以让自己的性格更外向,对于为人处世都有着很好的效果。

    孙庆民闻言一愣,说道:“我们这里还真么这样整过,不过我看学生们都是那种小孩子,如果让他们上去讲话,恐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吧。”

    苏洋想了想:“孙校长,我觉得还是试一试比较好,毕竟这不尝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

    “试一试倒也可以,只不过”

    “孙校长,如果你担心学生们会搞砸,我觉得可以从六年级的开始,六年级的学生也都十二岁了,对于演讲应该也不会过于怯场,所以我感觉,有了他们开头,应该就整体下来没什么问题。”

    “万事开头难,演讲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啊,孙校长,你说呢?”

    孙庆民点点头:“这件事情我觉得可以,那就下次开始试试吧。”

    一旁的田颖一脸惊叹地看着苏洋,在她的心里,这个从大城市来的支教老师已经让她感到了十分的意外,每一次都能提出一些很有建设性的想法,实在是让她太惊讶了。

    苏洋一边说着,一边就到了学校。

    “大家排好队,一会儿咱们举行升旗仪式。”孙庆民大手一挥。

    旋即学生们度排好了队,这些孩子们对于排队还是相当娴熟的,毕竟周围人也不多,并且也在一起上学这么长时间了,这排队早就成为了一种肌肉记忆。

    苏洋站在学生的最前面,孙庆民则是站在国旗下,他不仅担任指挥员,还要担任升旗手。

    苏洋对于升旗是一窍不通,他从来没有尝试过升旗,所以他也没有办法帮助孙校长分担。

    孙庆民宣读几声升旗仪式正式开始之后,就开始了升旗。

    他从一旁把红旗拿了起来,然后开始和往常一样升旗。

    这个过程很是英姿飒爽,或许他在之前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升旗手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