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4话、到达屏城 (第1/2页)
他看到护送他们的衙头拿本和他们的户籍册大小差不多,只封皮是浅橙色的册子递给守城门的衙役。 守城门的衙役打开册子看了几眼,从腰侧拿出个巴掌大的荷包,从里面取出一个两指见宽的印章出来,在册子上印了个戳。 淦! 祈康安看向闺女,祈宝儿也正从那边收回目光的看向他,父女俩的眼神都有些,,,‘差点也要被挡在平春县城外了’。 难怪。 难怪不怕他们知道得太多。 这是换了户籍册都不够,原来还得要官府给的文书,否则他们依旧连寻常百姓都不算,没那资格。 毕竟他们虽换了户籍册的颜色,但户籍所在地,依旧还是盈州的佩丰镇下祈家村。 马车再度缓缓前进,祈康安也搂着闺女回了马车内。 宋书明放下手里的书看过来,狐疑问道:“安子,出什么事了?” 书是原老头送的,得知他们一家子男的都读书识字,原老头一早搬了一整箱的书来,嘴上说着是他儿子留下的书,但祈康安他们翻过,书全是新的。 宋书明虽一生没参加过科举,可他的学识,未必不如祈文方,只是宋书明的父亲户籍是属商户,他一出生就断了科举路。 “小姑父,……”祈康安将看到的一一说明。 宋书明听后默了片刻后道:“人不为已天诛地灭。” 宋小风扬起头懵圈的问:“爷,什么意思呀?” 宋书明笑着揉了揉他的头:“据我们所了解到的,武远镇县丞并不是一个坏人,他不仅不坏,还帮着武远镇的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只是,时势如此,他虽为县丞,但也仅是县丞,让百姓能现如今那般的生活,光靠着走正常路是行不通的,可明白?” 宋小风依旧是一头雾水,这内容对他一个五岁的娃来说,太过深奥。 宋书明也没有强求孙子这么小就能明白,而是转头看向了祈宝儿,“宝儿可明白?” 祈宝儿点头:“我们不管做了什么决定,都会有人护送。” 只是……如果没买粮还告密,那就是往地府那儿护送。 宋书明欣慰点头,“对,他们不会在文书上为难咱们,只会顺顺利利的送咱们出镇,只是咱们在路上会碰到‘意外’。” 祈宝儿很自然的往爹怀里缩了缩,祈康安更自然的将闺女搂紧。 宋书明又问道:“那宝儿觉得,武远镇县丞此举是对还是错?” 祈宝儿疑惑的看向他,为啥问她这问题? 祈康安也疑惑看去,他怎么觉得小姑父有些心怀不轨? 被父女俩都带审视的目光瞧着,宋书明却是淡定的一匹,依旧冲着两人笑容不变。 有问题。 不过祈宝儿还是认真的想了想后答道:“小姑爷,我觉得没有对和错,只有立场的问题。 站在县丞和武远镇百姓的立场上,县丞没有错,据我所知,武远镇有三万六千多人口,咱们表面看只是一个粮的问题,但往深去想,若朝廷对此事认了真,细查下来,不只是县丞有事,估计整个武远镇都脱不离干系。 四百人与将近四万人相比,若换我,我也会选四万人。 但从我们自个的立场看,他是错的,我们何其无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