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_第 223 章 《剑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 223 章 《剑舞》 (第5/5页)

示“特别绝”从而吊高了冰迷粉丝的期待,但是吧,等真的看到节目了,不得不说,完全没有失望。

    这么一对比,大家就悟了,哦,晓得啦!

    表演滑又是不弱于《风暴》和《荣耀》的!

    那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能看现场的就看现场,看不了的蹲直播呗!

    感谢央视感谢地方台,现在的大奖赛COC,再也不是哭着喊着找直播链接的悲惨待遇了。

    相反,北京卫视都会转播的!

    ·

    gala正式开始,其实这次除了丛澜以外,瓜队的运动员们全都藏了大招。

    丛澜的Ex选曲给了张简方灵感,故而,这个赛季,国家队所有的队员们都领了一个任务:弘扬华夏传统文化。

    没有要求放在长短曲里,说到底,花滑还是西方审美,一些传统文化风格太强烈的节目,先是选手自己演绎的水平可能不到位,再者,裁判不一定会理解到其内存在的内涵,P分给的不是很好。

    张简方:“简单啊,赛用节目太冒险的话,就换表演滑呗!”

    这个随着选手们自我发挥的环节,太适合塞自家文化了好吧?

    舒傲白俞寒今年的Ex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带唱词的那种,不是在花滑赛场上为人广知的《梁祝》,而是源自古老戏剧之一的越剧经典。

    再如,已经比完第一站的褚晓彤,她在GP分站美国站上的Ex是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掺杂了一些昆曲的人声唱段,后来冰迷们觉得有点熟悉,找了找,发现是仿着08奥运的开幕式上礼乐篇的《春江花月夜》编的曲子。

    楼翎的《卧虎藏龙》,易儒的二胡唢呐翻奏版《刀剑如梦》,安凝思顾示的古筝琵琶合奏版《相思》,洛蓓蓓的《青蛇》,沐修竹的《敢问路在何方》……

    单是要版权、找编曲、编排节目,张简方就掏了一大笔钱。

    对编舞的要求也高,外国人编舞师很难理解华夏传统,国内的编舞师又没几个能编出来好节目的,丛澜这人不用担心,褚晓彤也是佼佼者,她们都有编舞师愿意配合,但是沐修竹洛蓓蓓易儒他们,则是只能让队里请人过来了。

    张简方觉得,哪怕给出的节目不是经典,你也得给我编一个一看就是中国风的表演滑吧?

    “电视上一播,谁都能知道,哦这是中国的。”他道。

    听上去要求不高,实际这种最难办了,虚无缥缈的“感觉”,无形之中增加了不少的困难。

    堂溪和茱迪累得够呛,冰舞的教练组都是外教,但他们又不是跟茱迪一样可以编舞,所以最后还是得请国际上的编舞师来。

    国内的话,又请来了古典舞现代舞老师。

    两相结合,堂溪带队居中调和,最后给出了一堆的表演滑。

    冰舞的宋茗茗他们虽然这次没进入前三,但也被主办方邀请参加gala,他们同样是中国风曲目。

    二十来个Ex里,近半都是自家人,近半都是中国人。

    这也造成了,受邀选手们齐齐亮相之后,等挨个演出的时候,基本上两个节目里就有一个是中国风。

    “卧槽看得我好爽啊!”

    “小沐弟弟的曲子啊啊啊瞬间猴哥的感觉就来了!”

    “他还耍了一会儿金箍棒嗷嗷嗷!”

    沐修竹的Ex是编舞老师给的,不过丛澜也提了建议,她那会儿刚好在陆地练习剑舞动作,就说“小沐也加一两个棍法呗”。

    挺好的建议,堂溪采纳了。

    节目里的亮点不需要太多,只要有一个能被人记住,让人眼前一亮,就足够了。

    沐修竹的棍法动作、洛蓓蓓的水袖,哪怕显得生疏稚嫩,在刚一亮相之际,便可以让观众提起兴趣。

    “爱死了!!!”

    “瓜队牛逼!”

    “小白小白!”

    最后四项是冰舞男单双人女单,冠军压阵,舒傲白俞寒的表演滑结束之后,黑暗之中,丛澜持着双剑站在短边新布置的选手进退场通道处。

    她在微光中滑行到了冰面中心,深紫色的灯光打下,全场黯淡。

    有追光从顶端四面八方落下,偌大的冰场,丛澜是唯一的焦点。

    “啊啊啊啊啊!”

    “我天这是什么!”

    “丛澜我的澜啊!”

    得以看清丛澜身影的观众们,集体发疯。

    广播里介绍了丛澜的曲目,当“剑舞”二字一出,“十面埋伏”的琵琶曲名一报,现场沸腾如滚水,无人可淡定,这里再无片刻安宁。

    刀光剑影的垓下之战,来自历史长河的吉光片羽,在此刻,于千百年后,被丛澜演绎。

    何谓花样滑冰?

    丛澜站在场上,就是花样滑冰。

    她真真切切做到了这四个字。

    ()暮予的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