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囤货日常_第381章 到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1章 到来 (第2/2页)



    说到这个,段巧兰就特意小小声的凑在了姚冬雪耳边。

    作为虽然有对象,但还没有结婚的女孩子,段巧兰讲到生小孩子什么,还是羞涩无比。

    “这是小虎帽……”

    “这是千层底,有很多双,大的小的都有。”

    “是村里大娘们给你凑的,还说你要给婆家人做鞋都用的上。就是村里的布不好看,你带回来做个鞋面就可以了。”

    “这里是一些难得又好吃的山货!还有你最喜欢的小红菇,去年村里集体摘的,因为数量实在不多,就留下来了,村委一致决定给你带来了。”

    “还有这是灵芝……”

    “这一颗是人参,虽然不大,也是村里自己的人。”

    “对了,这是彭大娘说延安带给你们的!”最后一样东西,段巧兰没有拿出来。

    但做为参与进去的其中一员,自然知道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看着段巧兰背的提的三个包裹中,有两个都是属于姚冬雪的,姚家其他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但心中,却也暗自觉得骄傲。

    估计不会有谁,像姚冬雪这样,下乡都回来这么久了,还让乡下的父老乡亲这么惦记吧!

    尽管,这其中肯定有不少的原因是在那些还在持续着的供销社订单。

    可即使如此,也很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了好不!

    没看到即使是姚冬双都震惊的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戴文栋也看着正拿着几双看起来普普通通,却是乡邻们一针一线扎出来的鞋底,微笑着的姚冬雪。

    也由衷的为她骄傲!

    “原来下乡真正的是去支援农村建设啊!”所以,才会到现在,还能被父老乡亲们惦记吧!

    易慧英又感叹又佩服。

    她旁边的江正阳却神色十分古怪。

    下乡知青确实是为了支援农村建设没有错……

    但问题是,没有多少人支援成功啊!

    甚至在大多数的父老乡亲的眼中,这些下乡的知青们都只是村里的拖累罢了。

    但这话,江正阳实在不好说,他只能沉默的当做没有听到易慧英说的话。

    段巧兰到了两天,姚冬雪跟姚夏兰姐妹俩一起,去火车站接到了姚星星、姚星文祖孙三人。

    姚星星、姚星永也是双胞胎,生于七一年,今年都八九岁了。

    上次回姚家时,还是七六年姚冬雪能够请探亲假回家的时候,那个时候只有五岁的他们。

    对于U城,对于姚家以及姚家众人,所留下的印象其实并不深。

    倒是姚春林放假在家里,总是会时不时的说起他的家乡以及家人。

    让两个孩子虽然对来接们的姚冬雪姚夏兰两人颇为陌生,却也并不觉得害怕。

    说起来,对于这一次的U城之行,这两个孩子其实还是很期待的。

    刘妈妈当初提议的时候,也确实是为了孩子们着想。

    但看到孙子在家里以及在车上的期待样子,心情还是很复杂的。

    现在看到明明对姚冬雪他们又好奇,却又因为不好意思不敢上前打招呼,刘妈妈赶紧招呼起来:佳奇的七十年代囤货日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