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变_第138章 准许走马溪之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8章 准许走马溪之战 (第1/2页)

    就在朱载壡喝茶的工夫,刚给自己续上新的一壶时,徐渭的奏疏就写好了,当真不愧是急才。

    朱载壡接过去通篇看了下去,不禁点了点头,这不单内容文采好,就连这字也把自己比下去了。

    “好!就这样。”

    朱载壡将这奏疏啪地一声合上之后,朝着车外唤来了一个技勇太监,“去,交给行人司的行人,让他取了驿符,连同这奏疏一并交给急递铺送往京城!”

    “诺!”技勇太监当即应下,匆匆而去。

    扣扣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这份奏疏不是朱载壡之前的密折,所以不需要技勇太监专程去跑一趟。

    也跟之前送往直浙总督朱纨的公文不一样,那份公文是通过南京兵部的塘报来传递的。

    但是北上京城就不能动用南京兵部塘报了,京城远在北方,南京兵部没有这么大的覆盖范围,所以必须要用急递铺。

    另外这奏疏是最常规的折子,要先送往通政司的,他朱载壡就是要用这份公开的折子,去堵住京官们的口。

    就连那些国子监的请愿文书,也必然是要通过急递铺送往通政司的。

    这急递铺,宋元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制度,是驿站的其中一种体系,有明以来,十里设一铺,当然各地实际情况各有不同,可能八里,也可能十五里。

    每铺都设有铺兵,进行消息文书的传递,每三刻,上一铺的铺兵就必须要把消息传递到下一铺,昼夜不得停,换算下来,一昼夜能够前行三百里!

    而这三百里的传递,基本靠的就是铺兵的两条腿,这点跟南美的印加很像。

    急递铺是没有马匹,就连牲畜也很少的,一来是成本问题,若是全天下都配上马匹,那整个朝廷的财政必然会崩盘。

    二来马匹的效率还真比不上人。

    身份证-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一匹马半个时辰确实能跑个七八十里地,但是你让它跑跑看,别说半个时辰了,就是一刻钟,这马都必然要掉膘,掉了膘,就需要用精致饲料养上几天,有这工夫,还不如多养几个铺兵。

    因此急递铺的效率,在有明一朝当中速度是排在第二的。

    第一的自然是兵部的铜龙传符,但那是换马不换人,高速度都是用马匹性命或是白花花的银子换来的,成本高得吓人。

    急递铺则是基本上都凭借两条腿奔跑,算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

    基本上从京城到云南五千里地,十六天就能到了,而南京到京城两千多里地,更是八九天的工夫就能到。

    而这已经是这个时代速度最极致,花费最少的选择了。

    等到徐渭告退之后,朱载壡重新坐回了书桌前,找出了之前朱纨上的折子,先是抿了一口茶,驱散了些困意之后,又重新摊开这份折子看了起来。

    朱载壡的眉头微拧,一边看着,一边手指弯曲不断敲击在这折子上。

    这折子已经压在他桌上已经差不多三天了,但是之前一直没有进行批复。

    因为最开始,朱载壡是想着拉拢海商,快速进行势力的扩大,所以他内心并不同意朱纨再打一场跟双屿港之战一样的走马溪之战,但是现在…

    密码五六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