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九章 人生七苦 (第2/2页)
千举万变,其道一也,却不知如此庞大的阵法,是何种力量来催动?" 慧觉脸上闪过一丝讶色,继而缓缓道:“杨施主法眼如炬,洞若观火,一眼便能看出此阵根本,奈何老衲愚钝,空痴长数十岁,有心相帮,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杨戢急忙道:"大师过谦了。" 慧觉摇头道:"举凡阵法,皆不脱天地五行,金木水火土,及阴阳二气,磨镜台却是别出机杼,跳出五行,老衲虽苦心参悟多年,仍是不明其中道理。" 杨戢吃了一惊道:"那大师当年---?" 慧觉明白他话中之意,微微一笑道:“当年老衲修行遇到瓶颈,然多方求解,终不得其里,幸得师尊点化,于磨镜台走上一遭,虽颇多凶险,幸得佛祖保佑,方才有惊无险,过了此阵。" 杨戢虽听其说得轻描淡写,却也明白其中的艰险,心中佩服之至,由衷道:“大师过谦了。" 慧觉含笑道:"杨施主不必担心,我观此阵凶戾之气大减,李施主即便入过此阵,也定然安然无恙。" 众人听慧觉话中之意,这阵法已然减弱,若是强盛之时,只怕这一行人,没几个能走出去。念及于此,不由暗暗咋舌。 杨戢知其佛法精深,轻易不说出这等话来,不由心下稍安。 出了磨镜台,众人本想分散行动,直上祝融峰,但慧觉担心一路太过平静,本邙山鬼派之人恐怕隐于暗处,伺机而动,为怕遭了埋伏,决定步行上山。 众人听慧觉如此说,心中虽有些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只见满山松杉葱郁苍翠,从山麓一直拥上山顶。在漫天云雾下,隐隐浅绿中透过一嶂嶂山峰的轮廓,显得峰峦耸峙,崖壁险峻,令人心旷神怡,颇多遐想。 青山翠岭,林深叶密。 众人谨慎前行,走不多远,忽见烟云浩渺之中,隐隐透出一座石桥,傲立于青峦之上。 慧觉颔首道:“那便是会仙桥了。" 会仙桥,俗名试心桥,又叫仙人桥,位于祝融峰巅的青玉坛,坛基是一片平坦的大岩石,可容数十人。岩下有大小两石,小石仅大石半,中有石桥可通,桥极险窄,仅可容步,人多不敢过,故又名试心桥。 杨戢见那会心桥被一团团烟雾笼罩住,金光灿灿,绿浪滔滔,蔚为壮观,不由心中一荡,长吟道:"颓然岩石堕峰腰,下界烟云万丈遥。顾我未曾履艰险,扪心来过试心桥。" 忽见那会仙桥上仿佛有一个模糊的人影,却是丝毫不动。不由心头一凛,举手相指:“大师,你看那是什么"? 慧觉抬眼望去,亦是一脸疑惑:“好像是一个人"。但此时雾气太重,双方相隔遥远,只有隐隐约约的景象,无法看得真切。欲要换个角度观察,但随着山路弯折,树林遮蔽,再不复见。 杨戢吃了一惊道:“难道是北邙山鬼派之人。” 慧觉还未答话,温韬已然冷笑道:“你当这里是饭馆吗?鬼派之人素来阴险狡诈,怎会在此恭候大驾,那不是扯着老虎尾喊救命——找死。” 杨眉头一皱,未及答话,慧觉已然道:"温施主切莫大意,北邙山鬼派屹立百年而不倒,自有其独到之处,门下不乏英雄。"言语之中,竟是颇多敬意。 杨心中一凛,想道:“难怪灵音寺能与青丘派并驾齐驱,观这慧觉,虽是道法高深,却是藏而不露,实事求是,不像那温韬,华而不实,虚有其表。"念及于此,心中暗暗折服。 温韬见慧觉开口,只得冷哼一声,别过头去。 众人继续向前,不知为何,杨戢心中忽其一阵烦闷之感,略一犹豫,沉声道:"大师,还有其他路上山吗?"烟雨茫茫的正道法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