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1章 已经留下了名号 (第2/2页)
结果。 普通货商再怎么发家,也发不过武将出身的伯府。 也没这胆子在京城如此作为,除非背后还有更大的势力在经营着。 她都想得到的事情,老祖宗那边自然也会想到。 何况老祖宗身边还有许多谋士? 半月时间,春风渐暖、桃李花开,沿江风景更好,岸上游人也不少。 江城风景好,可供游玩的地方也不少。 加上美酒美食,年年春天都会吸引不少外地人过来游玩。 江城还有一家书院也很有名,只不过今年正是春闱,书院里在读的学生不多。 不是去赶考了,就是无心读书而常聚在酒楼茶楼高谈阔论。 话题不外乎天下文人士子哪个有名、哪个文章好、哪个出身好、哪个声望高…… 江城的老字号酒楼:望江楼、仙客酒楼每天生意兴隆。 这几年新开的酒楼也有不少,争江城富庶生意的商家也不少。 而林平湛的酒楼就有两家。 陆微雨也有一家酒楼和一家茶楼,再有一家杂货铺子,则是去年开的。 因此她才说今年要开一家茶楼,因为她与大表哥在此地都没有茶楼。 酒楼、酒庄都是为了给自家的酒增加生意。 但以后再在这几处地方增加新的生意,就带着些别的目的了。 自到江城,陆微雨每天都跟着凌风公子跑,路上更是以表哥表弟的关系示人。 凌风公子的身份在东灵山,东灵山于京城人不太熟悉,于北地百姓就更是遥远了。 因而,只作来历而言,也没人会特意深究。 恰是开春游历好时机,也有不少各地来游玩的人,以及行商之人。 他们出手阔绰,时常给同酒楼聊得兴起的人,赠送一壶酒或是添上一道下酒菜。 或是在茶楼赠人糕点,或是答应别的读书人邀约,一同登山、逛寺庙观风景。 或是去参加书院读书人组织的曲水流觞清谈书宴。 这时候萧云璋的学识和阅历的丰厚,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阔绰、谦逊、温和、低调又有见识。 哪怕只是见过一面,大家对他们的印象也是极好。 表哥凌风公子,表弟江漓公子。 在这春闱开始的二月里的江城读书人圈子,已经留下了名号。 一路跟着他们的只有宋青侠和吉祥,一个作为长随、一个作为小厮。 其他暗卫则是分成三个批次混在人群里。 隐于各处,不显山露水,也没引起别人注意。 还有一批暗卫,则是也扮作了闲汉或是外来的江湖客。 混在望江楼、仙客酒楼或是摘星楼等地,企图先从表面了解一些情报。 经营内容、行事方式、掌柜管事、伙计客人等等…… 只要有心,皆可观察得到。 到了快二月下旬时,已是春江水暖,陆微雨随萧云璋在江边桃花树下钓鱼。 也在这边钓鱼乐子的还有书院里几位先生。 自然不是约好的,而是知道他们常在这边钓鱼,才专门过来偶遇的。 垂钓时最闲了,海阔天空闲谈最是容易打交道了。 萧云璋很擅长与人打交道,不动声色就了解了许多江城的历史人文、历代名事名人。 这些日子他们四处闲逛,认识了各路同行或偶遇的人,全靠寒暄、闲聊来了解江城动向。 有哪家铺子的生意好、哪家大户人家的趣闻、哪个寒门子弟高中而崛起。 甚至哪家楼里的姑娘最有风情,都有人拿来茶余酒后地说得热闹。 陆微雨知道想要收集情报,酒楼和茶楼是最好的地方。 但这个好处,她也是头一回亲自体会到。 而萧云璋的表现又让她只能乖巧地跟在身边,不敢胡乱插嘴乱了局面。 因为她此时能装扮的也只是一个十二岁多的少年郎,跟着表兄出来见世面的形象。 若她多话,只会让人觉得她失礼。 不,是显得他这个少年郎的性子浮躁、不知礼、呱噪。 年纪摆在这儿,有兄长在的地方,就成不了主场。 好在她见凌风公子可靠,也就不多事了,只跟着学习江湖经验。 宋青侠在一旁都是辅助行事,察颜观色、便宜行事。 许多出手阔绰的事情,其实都是他主动做出来的。 这一次江城之行,对陆微雨而言,是真正的游历,大长见识。 转眼已是二月二十二,不能不回京了。 与相熟一些的江城本地人告辞,连夜上船慢行二十余里才停下来靠在岸边。 这么做,为的是避免第二天清早离开时或许会有的麻烦。 若有相熟的来找他们,说要一起出发或是询问要不要结伴同行,难免会被纠缠上。 他们是要赶回京城的,路上可不能被拖延时间,更不能暴露身份。 自然不能与别人同行。 (本章完)白羽凤麟的嫡女谋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