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宫为准的标准时 (第2/3页)
,万约为分,曰里差,以东加之,以西减之。」 寻思干城就是撒马尔罕。 这也是郭守敬说地球是个球的重要依据。 计算经纬度,并不是难事,难就难在,确定地球是个球,还有它的倾斜角度。 朱祁钰再一次确定了,兀鲁伯是个好人。 精准计时对大明而言,并非难事,朱祁钰桌上就有一个精确计时的表。 河清海晏,时和岁丰的水力钟,还曾经引起过朱见深的好奇(320章)。 这台水力钟,也不是朱祁钰的手笔,事实上中原王朝的第一台天文钟,是北宋的水运仪象台。 锚状擒纵器的发明让中原王朝的精确计时,变得不再困难。这种锚状擒纵器在宋朝被命名为:天衡。 水运仪象台,在靖康之耻中,被金人带到了幽州的司天台,后来被金人给丢弃了,金人不懂这种精确计时的意义。 苏颂制作的这台水运仪象台,是有图纸的,苏颂第六子苏携带着图纸,在南宋,却始终无法仿造仪象台。 郭神仙郭守敬,虽然没有成功的复刻水运仪象台,但他对于锚状擒纵器和精确计时的意义相当清楚,制造了一台【大明灯漏】用于精确计时。 通过齿轮系及相当复杂的凸轮机构,带动木偶实现:「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铙」的自动报时。 朱祁钰桌子上这台水力钟,也不是凭空就出现在了他的桌上。 地轴倾斜,还可以解释一个亘古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 朱祁钰对王复送来的文书十分的满意,翻译这些文书,并不困难,交给吴敬和钦天监许敦便可以。 “这个十丈高的六分仪,能做的出来吗?”朱祁钰看着那个图纸,有些疑惑的问道,这东西可是花费了兀鲁伯数年的功夫才做成的。 兴安感觉到了羞辱,一个撮尔小国的蛮夷做了一台十分精巧的仪器,兴安也承认此人的厉害,但是陛下为什么认为大明造不出来蛮夷都能造出来的东西呢? “可以。”兴安拿过来那份图纸说道:“臣让人去督办。” 兴安没有废话,他拿着图纸离开了聚贤阁,转头走进了司礼监,陛下每天都在讲武堂坐班,那司礼监在景泰元年的六月份也搬到了讲武堂。 兴安是司礼监提督太监,他叫过来一个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将手中的图纸递给了秉笔太监说道:“陛下问大明能不能造出来这等物件。” “你拿着图纸去工部和钦天监问问,这个十丈高的六分仪,用多久能造好。” 秉笔太监想了想问道:“陛下什么时候要?” “越快越好。”兴安十分确定的说道。 第三日的清晨,朱祁钰起床准备操阅京营之后,兴安赶忙说道:“陛下,造好了,那个十丈高的六分仪。” 朱祁钰准备去讲武堂坐班,听到已经造好了,眨了眨眼说道:“这么快吗?” “已经很慢了。”兴安俯首说道。 兀鲁伯为了这台六分仪,把王位都给丢了,他儿子反对兀鲁伯的统治,最先做的就是掀起宗教保守势力对兀鲁伯这个异端的反对。 兀鲁伯造这台六分仪跌跌撞撞用了十几年的功夫,这大明用了三天时间就建成了? 大明速度。 大明皇帝的权势极大。 朱祁钰在做了监国之后,众多大臣第一件事就是把正统年间封的国师杨禅师,给扔到迤北感化瓦剌人去了。 朱祁钰随口一说,兀鲁伯拼了了大半辈子的事儿,大明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做好了。 “去看看。”朱祁钰向着东城贡院的观象台而去。 钦天监许敦朝服等在了门前,这是钦天监少数不多,能在陛下面前露脸的机会,许敦要把握住。 许敦带着六十名天文生,恭敬的等在门前,看到缇骑开道之后,立刻恭敬的行礼。 上一位钦天监监正彭德清人都吓死了,但还是被拖到了斩刑台上,被剁了脑袋。 许敦是极为恭敬的。 “平身吧。”朱祁钰翻身下马,示意许敦及所有天文生平身,走进了观象台。 朱祁钰看到了那个高约十丈的六分仪,和图纸分毫不差,而且还多了一个乌玻璃遮光片,防止观察太阳位置的时候,伤到眼睛。 许敦小心翼翼的汇报了一下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