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_第31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9节 (第3/3页)

殿下一发飙,还是保命要紧。

    他们知道,江西一亩地大概是上田值两千钱,下田值一千钱。但那是单买的价格,到了三十万顷这样巨大的数目,就是你有钱也买不到的了。

    一千钱租一百年,一年才合十文钱。这点租金绝对不算贵。

    而且其实光免税这一块儿,十年下来,差不多就三千万钱左右,正好跟租金持平了。

    所以就相当于,提前交给江西省十年的税,然后白种十年。之后九十年,也只需要交税而已,不用交租。

    稳赚不赔。

    再考虑到这笔生意的意义——让粮票完成最后的进化,那绝对是大赚特赚的!

    “确实跟白送一样。”很快便有人点头,继而所有人都跟着表态道:“这条件已经很好了,可以搞。”

    “哈哈,说实在的,要不是‘江西填湖广’着急用钱,本王也不好意思,跟曾泰提这么苛刻的条件。”朱桢便大笑道:

    “不过我们也没必要内疚,江西省两千万贯移民费用没处着落,咱们来雪中送炭,当然不能白送了!”

    “是是,王爷就是周全,跟着王爷混,从来方方面面都不会吃亏。”江南大户们高兴地点头。

    “那这事就这么定了。”一下解决了两个问题,朱桢也很高兴道:

    “就以织染局的名义,跟江西布政司签订长租合同。因为人家是急着用钱,所以才给了这么大的优惠,所以咱们也得敞亮点,一年之内,就把三千万贯的租金付给人家。”

    “应该的,应该的。”众大户连忙点头。

    老六便看一眼顾元臣:“织染局账上能拿出多少资金?”

    “不算粮票的话,”顾元臣轻声道:“大概有个一千万贯左右。”

    其中的大头,还是大户们当初捐出的一百万黄金。刨掉这笔巨款,织染局账上的金银铜钱,真是少的可怜。

    这是很正常的,因为织染局的运作模式,就是发行粮票,收购丝绸。认证之后,再以更高的价格将丝绸售出。

    所以只有最后一个环节,能有收入。

    但在大户们对粮票没有完全建立信心的时候,他们一定只会用粮票来购买丝绸。而织染局还不能不收。因为一旦织染局自己都拒收,粮票的信用立即崩溃……

    结果就是账上全是粮票,根本见不到钱。

    这确实是个巨大的隐患,必须要解决掉。

    ……

    老六的意思,大户们一听就明白了,并且一点都不意外。

    其实殿下发出邀请的那一刻,他们就知道殿下肯定又缺钱了。

    他们是真感动啊,海王殿下明明可以直接让他们掏钱,却还在这苦口婆心跟他们讲道理,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出这个钱。

    他真的,我哭死……

    “两千万贯虽然不是个小数目,但我们两百来户凑一凑,总是能凑出来的。”众人的反应也很积极,把躲在屏风后认真旁听的老四,差点惊出声来。

    他忍不住小声对陪着自己的罗贯中道:“老六是不是有什么妖法,这些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到他手里怎么全都转了性儿?两千万贯说掏就掏了?”

    “殿下去年不在苏州,所以才会有此疑问。”罗先生推了推眼镜,有些得意道:“说来话长,回头跟你细讲吧。”

    说完又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暗骂道:“罗本啊罗本,你得意个什么劲?”

    其实这帮江南大户的想法很好理解,对苏州大户来说,不管是铁窗派还是还乡派,手里都屯着大把的粮票花不出去。再出一笔钱,就能让手里的粮票彻底解套。简直是求之不得好吗?

    至于那些求爷爷告奶奶,跟着来的非苏州大户,人家已经生好炉子煮好饭,你想要跟着分一杯羹,不需要付出代价吗?

    掏个十万八万两,换张长期饭票,很合理的好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