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5节 (第1/3页)
罗老师一边整理口供,一边忍不住叹气连连道:“回头剖开那王司业的肚子看看,里头是不是生了一副狼心狗肺?” “王司业不过是陈潜夫那些人的马前卒罢了。”朱桢冷冷道:“甚至陈潜夫自己,也是过了河的卒子……” 不过现在不是深究的时候,他沉声吩咐道:“给那些学官笔墨,让他们每人把口供抄一百遍,签字画押,发给诸生好好看看,他们自己有多愚蠢。” “哎好。”罗老师点点头,又有些幸灾乐祸道:“可惜那几个年轻人让殿下失望了,到底是没说动诸生复课。” “谁说的?”朱桢却笑道:“你在里间整理口供的时候,马君则刚来过告诉我,他们劝说成功了。只要校方宣布复课,诸生都会回来上课的。” “是么?”罗老师吃惊道:“这边口供还没问出来,他们就先搞掂了,能力挺强的么。” “当然了,能力不强,未来怎么当宰相,怎么力挽狂澜?”朱桢得意一笑道:“罗老师,承认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的,一点不丢人。再说,他们也有不如你的地方。” “啥?” “他们不会写小说啊!”朱桢哈哈大笑起来。 第六四三章 处置 新任祭酒 “基本上,国子学情况就是这样。”待事态平息,朱桢便立即进宫,将经过原原本本禀报父皇和大哥。 并呈上了审计结果、涉案人员口供,和宋讷的自述。 朱元璋耐着性子听他说完,黑着脸问道:“为什么拖到现才禀报?早干什么去了。” “当然是为了将影响降到最小了。”朱桢沉声道:“儿臣牢记父皇指示,‘国子学是朝廷的门面,更是父皇的脸面!不能一上来就掀起大狱。’所以要让事态可控。” “咱说过这话吗?”朱元璋翻翻白眼,想不认账。 “确实说过。”太子点头道。 “那好吧……”朱元璋这才发作不得,忍了半天又气愤道:“咱却是忍不住!” 说着,把腰间玉带使劲往下一按,他沉声道: “传旨,将王嘉会、金文征、陈潜夫等一干主犯剥皮揎草,从犯枭首,高悬国子学门前,以儆效尤!” “父皇,那里是夫子庙,把那么多人皮人头挂在门口未免不敬。”太子劝道。 “唔……”朱元璋想一想道:“那就在山门外,立上几根木桩子,把那些人皮人头挂上去,这样进进出出一抬头也能看见。” 朱桢心说好家伙,这是什么‘最炫蚩尤风’? 顿一下,朱老板又补充道:“别忘了那个余熂,他身为吏部尚书,居然自甘堕落、与那些跳梁小丑沆瀣一气,真是太让咱失望了!把他的脑袋砍下来,悬挂在吏部大门前!” “是。”太子知道劝不住,只好应声。 “至于宋讷这个祭酒,”朱元璋停顿好一会儿,始终举棋不定,便问老六道:“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降职留用。”朱桢开宗明义道。 “哦?”朱元璋有些意外的瞥他一眼。“你不是一直恨他恨得牙根痒痒么?” 其实朱老板这时候,已经起了要杀宋讷之心。他之前力保宋讷,是因为宋讷把国子学治理的好,能源源不断为他产出合格的官吏。 但现在,要不是老六在,国子学就要彻底翻车了,甚至会沦为大明朝的头号笑柄。朱元璋感觉被宋讷辜负了,羞恼之下,自然杀心顿起。 他问老六,就是为了帮自己下定决心。还能顺便让老六替他把黑锅背起…… 没想到老六居然改弦更张,保起宋讷来了。 “从个人角度,儿臣十分讨厌这个一根筋的死老头。”朱桢便正色道: “但经过审计发现,在洪武五年,也就是宋讷任祭酒之前,国子学账目混乱、贪污浪费严重。然而在他担任祭酒期间,情况迅速扭转,这从国子学自洪武八年就不再需要朝廷额外拨款,甚至可以给学生每年发放一贯‘孝亲钱’,就能直观的看出来。 “然而在今年,他临近致仕,王司业逐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