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6节 (第2/2页)
意外事故,判赔我们家十贯钞,还把车夫判了个充军。 “至于那胡公子,居然没有任何责任。而且没过几天,他又换了个车夫继续在大街上飙车。”孙老汉悲愤万状道: “而且因为不服判决,我儿曾当众大骂那胡公子。胡公子就每次都故意从我们家的摊子前过。我们是卖盆盆罐罐的,每次都会被他故意压碎一些陶器。我儿每天都气炸了肺,终于失去理智,拎起个被压坏的陶罐,朝胡公子的马车扔了过去……” “结果就被他的护卫,当街活活打死了……”老人家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道: “人抬回去,我老伴当晚就上吊自杀了。老汉我原本一家四口安安生生,美滋滋的等着孙儿降生。谁能想到,短短一个月,就只剩我一个孤老头子了!啊哈哈哈……” 太子虽然没听到前情,却已经被震惊到了。 再看父皇时,却见他眼圈通红,满脸的惭愧和歉疚。 “父皇,这胡公子是何方神圣?”趁老汉哭得没法说话,太子低声问道。 “胡惟庸的宝贝儿子。”朱元璋抽了下鼻子,用手指擦下泪水,哽咽道:“没想到吧,咱家的遭遇在本朝依然不绝。咱们的大明朝,跟元朝有什么区别?” “不,比元朝更可恶!今年可风调雨顺啊,岂是当年的连年大灾可比?没想到老百姓,还是免不了家破人亡。” 说着他重重捶着御案,怒喝道: “就是在那些达官贵人眼里,老百姓的命,都跟草芥一样!我入他个娘!” 这下倒把哭泣的孙老汉吓到了,抬头怔怔看着同样流泪的皇帝。 “你继续说。”见父皇情绪有些失控,太子只好接管场面。 “……老汉又去县衙告状,但县太爷说,因为是我儿先动的手,所以判了个互殴。只是那个打死我儿的凶手出手过重,所以判他杖八十,充军边关。”孙老汉便接着悲愤道: “说是杖八十,但十天后流放,他就能步行跟上官差了。真不知道他是有铁臀,还是六合县就没有王法了!” “无法无天。”太子低声骂道。 “而且那天之后,就一直有人暗里盯着老汉,要杀我灭口。”孙老汉又愤然道。 “你怎么知道的?”朱元璋闻言,忽然瞳孔一缩,紧紧盯着那孙老汉。 就算胡惟庸派来盯梢的人水平不行,但也不是一个普通百姓能发现的。 第六六三章 大意灭亲 武英殿。 听了皇帝的质疑,孙老汉赶忙解释道: “是县里的米主簿,同情小老儿的遭遇,借口有张口供没画押,把小老儿传到衙门,偷偷告诉小老儿,有人暗中盯着我,想要害我性命,让我赶紧来南京告御状。他说俺想给家里人报仇,这就是唯一的机会。” “你是怎么到的京城?”太子追问道。 “他让俺坐船先去扬州,然后再从江北过江来南京,说这样就能不被追上。”孙老汉道:“俺就这么来的京城……” 太子心说这里面还不知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只是孙老汉可能也被蒙在鼓里。 刚待追问他进京后住在哪里,见过什么人,却听父皇闷声道:“老大,你关注的重点错了吧!” “是,父皇。”太子闻弦歌而知雅意,其实他也知道现在应该传唤胡惟庸父子。 但身为胡丞相的头号政敌,又刚下了一手臭棋。他必须得这么问,不然父皇还以为是他在背后搞鬼呢。 见自己多虑了,他这才先不追问,咳嗽一声,刚要吩咐将那胡天赐带来。 去听外头吴公公进来禀报道:“皇上,胡丞相绑了胡公子,在殿外负荆请罪。” “哦?”朱元璋神情一动道:“不愧是宰执天下胡丞相,消息够灵通的。” “……”太子只有苦笑。 “让他们进来。”朱元璋沉声吩咐一句,又对那孙老汉温声道:“恁且坐在一旁,看咱给你报仇。” “哎哎。”孙老汉擦擦泪爬起来,一个小火者给他搬了个锦墩。他也不知道这是多大的恩赐,没道谢就那么坐下了。 朱元璋却丝毫不以为意,目光紧盯着走上殿来的胡惟庸父子。 只见胡相一身布衣,手中攥一根绳索,绳子另一端,系着五花大绑的胡天赐。胡公子眼圈红肿,明显是哭过。脸上还有两个清晰的巴掌印子。 一进殿来,胡惟庸便一扯绳子,把宝贝儿子拽了个趔趄,低喝道:“跪下!” 胡天赐赶紧噗通跪在地上。 胡惟庸也跪地叩首,痛心疾首道:“皇上啊,老臣带孽子来自首了……” “胡相的动作够快的。”朱元璋面无表情道:“咱还没来得及派缇骑去你府上拿人,你先把儿子送来了。” “回皇上。”胡惟庸道:“罪臣今日刚出宫,一回家就听到孽子在六合县作的恶行,罪臣痛心疾首,五内俱焚……” 话没说完,胡惟庸便奔崩凝噎,抽泣不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