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3节 (第2/3页)
如神的迷信。 所以哪怕是吹牛,这帮骄兵悍将都没人敢吹自己能打赢朱老板的。 …… “所以说,兵权在不在手,没什么太大区别的。”胡惟庸淡淡说道。 其实区别大了去了,但这时候只能这么说了。不然一个个吓都吓尿了,还造个屁反? “可是手里没兵,造哪门子反?”军头们的认知,就是这么朴素。 “谁说我要起兵造反了?”胡惟庸却幽幽说道:“我说是政变谋反。这在大明朝还没发生过,谁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皇上打仗在行,应付政变他也没经验,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那么啥叫政变?”陆仲亨忍不住问道,其余一人也一脸茫然的望着胡惟庸。 朱老板不在行不假,可诸猴就更不在行了。 “……”胡惟庸一阵哑口无言,跟这样一群虫豸,真能搞好政变? 第七零八章 姓胡的疯了 胡惟庸只好现场给这帮文盲扫盲,告诉他们政变是指政权上层少数人通过密谋,用逼宫、刺杀或者兵变等局部手段,来实现抢班夺权的行动。 比如唐朝的玄武门之变、唐朝的神龙政变、唐朝的唐隆政变、唐朝的甘露之变…… 八人听完恍然大悟道:“就是想办法弄死皇上呗。” 说完全都沉默了。 尼玛,这也不简单好么…… 不过还是得承认,这确实比起兵造反要简单。差不多是噩梦难度和炼狱难度的区别。 “那具体怎么干呢?”李存义咽口唾沫问道。 “政变讲的是突然性,在对方毫无防备,或者防备出现松懈时忽然一击致命。是以弱胜强,以下克上的不二法门。”胡惟庸这两月在家躺着,光琢磨这事儿了,此时自然胸有成竹道: “所以在政变前,不需要太强的力量,只需要能接触到皇帝,甚至安排一个刺客就解决问题。这个不需要你们操心,老夫自会安排。” “光干掉皇上可不够,还有太子呢。”吴良忧虑道:“甚至还有老四老六。以及在太原的老三,在西安的老二,这些亲王都已经成长起来了,老朱家可不是好对付的。” “太子肯定得一起干掉。”胡惟庸沉声道: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上位是造反的大宗师,但对政变不在行了——在成熟的朝代,太子是储君,应当尽量与皇帝分居两处。这样一边出事,还有另一边可以主持大局。但皇上却走到哪里都带着太子一起,这就给了咱们一锅端的机会。” “嗯。”众人点点头,皇上确实喜欢让太子伴驾,美其名曰‘多历练’。 “至于那些亲王,地位再高也不是君,而是跟咱们一样的臣。政变成功了,老夫有的是办法收拾他们。”胡惟庸接着道: “这就说到最麻烦的政变后了——政变前可以不看硬实力,出奇制胜、以小博大。但要想保住政变成果,顺利接管政权,还是得看军队、百官是否支持的。” “咋又绕回来了……”诸猴儿听得有些懵圈。 “怎么会是绕回来呢?”胡惟庸无语道: “皇上太子在的时候,军队听谁的还用问么?他两位哪个一声令下,都能让你们的军队瞬间失控。” “是。”诸猴儿也承认这点。 “但这两位一旦不在了,军队听谁的,那就得看个人本事了。难道你们一手带起来的军队,会不听你们的,反而听那些毛都没长齐的亲王的?”胡惟庸反问道。 “那不能够。”诸猴儿大摇其头道:“就算我们不掌虎符了,可军中上上下下,从指挥使到百户,哪个不是我们的干儿亲兵,铁杆手下出身?不是的,他也当不上军官。” “要是没了皇上和太子,甭管军队在谁手里,只要我们一句话,就能给策反过来。”陆仲亨大言不惭道。反正吹牛不用上税。 “对吧。是不是发现只要没了皇上和太子,就像搬掉了头上的大山,一下子轻松多了。”胡惟庸淡淡笑道。 “还真是……”陆仲亨等人不禁讪讪笑道:“皇上给人的压迫感太重了。” “所以你们主要的任务,就是在政变成功后,第一时间控制住自己的军队,然后火速开进京。”胡惟庸沉声道:“有江阴侯在,长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