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8节 (第1/2页)
不过脏归脏,好用就行。人都快饿死了,哪还顾得上干粮上的黑,是糊了还是沾的灰? “总之,这件事交给本相来谋划。我向你们保证,三年之内,国子大学和本相,必定消失一个!”为了取信于四人,胡惟庸居然发起毒誓来。 “胡相使不得。” “使不得胡相。” 宋濂四个‘赶忙’劝阻,不过已经来不及了。 “放心,最后活着的,一定是本相。”胡惟庸自信满满道: “只要国子大学废掉,科举改革就跟着废了。没有新科举官员的新鲜血液,官制改革也就沦为一纸空文,官还是官、吏还是吏,依然泾渭分明,只是改个名字而已。” “嗯嗯。”四个大儒不由自主的点头,显然是被胡惟庸说的心动了。 “我去解个手。”胡惟庸又借故离开片刻,给四人个统一意见的机会。 …… “你怎么看?”待胡惟庸一离开,戴良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我觉得胡相说的好有道理啊。”苏伯衡便赞道:“不愧是当宰相的,确实有两把刷子。虽然刷子黑了点。” “黑就对了。这叫恶人自有恶人磨,以毒攻毒懂不懂。”胡翰也笑道。 “太史公怎么看?”三人又一起看向宋濂。 “唉……”宋濂毕竟久在帝侧,见过的尔虞我诈比三人加起来都多,闻言叹口气道:“此人一贯阴险狡诈,如有可能,老夫是不愿意跟他扯上关系的。” “但这不是没别的办法了么?”戴良当即接话道。 “是。”宋濂点点头,他之前都说了,自己已经尽力了,这会儿也没法多说什么了。 “那就这么定了。”戴良便一拍他的大腿道:“听他的!” “听谁的,听我的么?”胡惟庸适时回到门口,恰好听到了这句。 “是,还请胡相日后多多费心。”宋濂暗叹一声,挤出一抹强笑。 “那是肯定的!太史公的事,就是我胡惟庸的事!”胡惟庸大喜过望,这下可算把他们绑上自己的战车了。 第七七零章 天助我也 西安门二条巷,宋太史府。 胡惟庸的到来,仿佛给困顿中的四位大儒,点亮了一盏明灯。 大儒们一旦接受了‘保二舍三’,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一致决定日后在关系到三项改革的事情上攻守相望,争取尽快达成搅黄改革的目标。 胡惟庸告辞的时候已是凌晨,四位大儒却都精神抖擞。终于看到了度过难关的曙光,让他们兴奋的毫无倦意。 胡丞相也很高兴,拉着宋慎的手,跟宋濂赞不绝口道:“这后生是令孙吧?真是一表人才啊。” “是,不成器的很。”宋濂苦笑一声,并非自谦。 他这孙子在东阳也是一霸,跟胡天赐唯一的区别,就是还没人告御状罢了。 “哎,我一看他就心生欢喜,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胡惟庸却赞不绝口,又问宋慎多大了,可有婚约在身。 宋慎回答说十八,没有婚约。 其实他这个家庭,这个年纪,还没有成婚,本身就说明有问题了。 胡惟庸却毫不在意,上杆子对宋濂道:“正好我大哥的孙女待字闺中,既然令孙尚未婚配,本相就厚颜跟太史公求个亲,不知能否高攀?” 胡翰三人全都一惊,这是要联姻啊。那宋家就彻底跟胡家绑定了。 宋濂更是像吃了只苍蝇,却又没法拒绝。说你高攀不起,那不彻底得罪了胡惟庸?还指望他搅黄三项改革呢…… 再说他孙子也不是什么好鸟,能跟宰相家结亲,还有什么好委屈的? 沉吟片刻后,他挤出笑容道:“蒙胡相不弃,是这小子的福分,老朽当然求之不得。不过婚姻大事还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光咱们两个老东西说定了也不做数啊。” “哈哈哈,太史公同意就好。只要太史公首肯,本相自会备厚礼、请冰人,登门求亲的。”胡惟庸哈哈大笑,满意的抓着宋濂的手摇晃几下道: “我这就召回你家老大,早定佳期。” “好好……”宋濂唯有苦笑,没想到这八字没一撇,就先享受到亲家福利了。看来这门婚事,想甩也甩不掉了。 再看他孙子宋慎,还搁那儿乐得合不拢嘴,恨不得当场就给胡惟庸磕头叫爷爷。 宋慎显然是知道胡惟庸无儿无女,自己这个侄孙女婿,就跟亲孙子没差。 往后成了宰相孙子,就再也不用担心,动不动被老东西家法伺候了。 …… 宋濂等人目送着胡惟庸上了驴车,缓缓而去。 “唉,太史公牺牲太大了……”戴良叹息道。 “不过这也是题中之义,往后要合作很长一段时间,这样彼此都放心。”苏伯衡就很识大体,反正又不是他孙子联姻。 “不管怎么说,胡相深得圣眷、为相十载,将来致仕之后,余荫也足以庇佑令孙了。”胡翰说的还像人话。 “唉,太子跟胡相素来不睦,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