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9节 (第2/3页)
“前几天还跟咱吵的脸红脖子粗。” 老四老六心说,我俩可没那个胆子,一句话说不痛快,鞋底就扔脸上了。还吵呢…… “是儿臣顶撞父皇,又不是他俩。”太子苦笑道:“其实到现在儿臣还是觉得,这次改革‘裁撤中书,权分六部’,六部地位大大升格,六部尚书的权力肯定水涨船高,他们从内心里并不抵触,甚至还挺欢迎。” 说着轻叹一声道:“也许不用那种手段,他们也会同意的。” “不会的。”朱元璋却断然摇头道:“你跟他们好好说,他们断然不会同意的。官场不是战场,讲的是人情世故,党同伐异。他们得考虑同党的利益。而且还指望着自己有朝一日能登堂拜相呢,就算自己一时吃不着,也不能让你把锅砸了。” 第八零九章 可恶的老贼 “所以必须得把他们吓唬住,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他们才会乖乖就范。”朱老板充满嘲讽道:“之后为了安慰自己,他们才会把事情往好处想,坏事变好事。” “好吧……”太子不反驳了,不然父皇这酒就吃不痛快了。 不过朱元璋痛快的连吃了六碗烧酒,太子就不让他再喝了:“今日已经过量太多了。” “行,咱得听太子爷的,人老了就得服儿子管。”朱元璋意犹未尽的咂咂嘴,开始说正事。 “你们也都知道,这回胡惟庸发动政变的军队里,居然有五百倭寇。他们招认说是那个怀良亲王,接受了胡惟庸的提议,派他们扮成贡使入境,帮助他谋反的。” “是。”哥仨点点头,都十分愤慨。 “小小倭寇一而再,再而三的侵袭大明,如今竟敢参与刺杀父皇。”老六老四更是嗷嗷叫着请战。 “不把他们国都踏平,将那怀良亲王头悬北阙,我大明安敢比肩汉唐?!” “嗯,十年前咱就想要派大军渡海征倭,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倭寇才会对我大明愈加轻慢,以至有今日疯狂之举!”朱元璋重重点头道: “这次咱下定决心,一定要征灭倭国,永绝后患!然后将那怀良的头,传遍诸夷,以儆效尤!” “父皇……”太子一听,也不知老爹是喝高了还是膨胀了,赶忙无奈道:“现在朝廷大军已经云集西南,军需调配也差不多了。这时候改弦更张不合适吧?不是说好了先做惩戒,以观后效吗?” “咱又想了想,觉得那样太没劲了。”朱元璋摇头晃脑,酒劲儿正上头呢。 “想想人家汉朝,十几个使者就敢万里灭国。唐朝的王玄策更是夸张,一人就能灭一国。怎么到了大明朝,就整天强调什么‘海上不测’,什么‘元朝教训’,什么‘人生地不熟’,不敢去攻打倭寇?” 说着他提高声调问道:“咱的班超王玄策在哪里?!” “在这里,在这里。”老四和老六争先恐后的举手,太子看的哭笑不得,作为老朱家唯一的正常人,他经常觉得跟这帮变态格格不入。 太子一个劲儿咳嗽,不断给老六使眼色,老六只好改口道:“不过大哥说的也是正理,收复云南统一华夏之战迫在眉睫,这个时候确实不宜半途而废,太伤士气了。” “你小子到底有没有立场?”朱元璋不满的瞪一眼老六。 “父皇你先别急,听儿臣说完。”老六赶忙道:“日本肯定是要灭的,倭寇骚扰我百姓十多年,倭酋竟然敢打父皇的主意,不把他们杀光,难解儿臣心头之恨!” “但我们也得看到,咱们目前还没法跟汉唐比,当初班超王玄策之所以能孤身灭国,是建立在汉唐两朝已经在西域建立起巨大声威的基础上。” “而元朝两次东征失败,让倭奴失去了对我中国的敬畏,所以才敢如此肆无忌惮。”老六沉声道: “所以我们没法复制班超王玄策的神迹。我们只能踏踏实实把他们当成敌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