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七十七章 教学 (第2/2页)
所以这件事对楚清来说,是个麻烦。 因为小宝的问题多:“为什么要这么熬?不放炉箅子不行么?” “硝酸钠又是什么?” “氧化是什么意思?” “结晶和溶解是什么意思?” “那为什么是一硝二硫三木炭?” “为什么加白糖,起什么作用?” 回答一个问题,就会带出一串问题。 知识是系统的,如果掐头去尾地讲某一部分,真心讲不明白。 可古代人真的就没法学数理化吗?不然。 楚清给小宝教完黑火药的制作方法后,就开始给小宝讲几何知识,顺带着把数学计算教一教。 基本的四则运算在小宝来说难度不大,他在学堂里已经学过,但是应用得少,正好可以通过几何知识练习练习。 先讲几何,原因很简单,就是“规矩”。 “《史记·夏本纪》可读了?”楚清说道:“说大禹‘左准绳,右规矩’……” 小宝马上接口:“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楚清点头:“大禹随时都带着测定平直的水准和绳墨,划定图式的圆规和方矩,这些工具的作用是什么?是测量; 测量之后呢?计算;计算出来干什么用呢? 你府学的课本不是有《周髀算经》么,里面商高说‘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看,测量大地……” 小宝最头疼的《周髀算经》被他娘亲给讲出来,他觉得好理解多了,顺带着,勾股定理也学了。 商高总结出的勾股测量术,六百多年后被毕达哥拉斯进行证明,结果人家取得了命名权这件事,是楚清中学时期的一个痛啊。 穿越给楚清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把学过的知识在这片时空找到了根基。zWWx.org 在楚清那片时空,经常听年轻的同事会讨论本国没有系统的数学,那时候她觉得他们说的不对,可又不知道怎么反驳。 现在她多少能反驳一些了,华国不是没有系统的数学,如果不成系统,如何能延续? 是这些年轻人没有系统的历史知识罢了。 华国并不是没有系统的数学知识,只是因为当权阶级不重视的缘故没能好好地推进和发扬。 发展或许缓慢,但从未停步,更未缺席。 真希望年轻人能静下心来,坐在图书馆里,好好阅读一下祖宗们的记录,了解历史,才能掌握现在和未来。 一连几天,楚清白天教小宝数学和物理,晚饭后就教化学,凡是她能结合上实际的东西就教。 小宝早早地进入了“高考状态”。 紧锣密鼓的学习,让小宝大量消耗能量,之前楚清还像小时候那样“三餐两点”的照顾已经远远不足,现在是每天六顿饭。 甘来时不时会为了跟小宝混楚清亲手做的吃食而来听课,楚清很意外地发现,别看甘来没什么基础,但是她学东西很快。 为了便于计算,楚清把阿拉伯数字教给小宝,而对于不喜欢写字、识字也比较吃力的甘来来说,阿拉伯数字就是对她的救赎。 因此,在计算方面,甘来进步得极快。 而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方面,俩孩子竟出奇的一样……杂得不可思议。 就比如……东方红不败的寒门母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