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四章 石之美 (第1/2页)
来人是西日阿洪,谷蠡王帕卓的管家,用的理由是:部落驱逐的“犯错之人”越界跑了,他们出来寻找,没想到,竟是跑到楚清这里来偷粮食。 这个借口说得过去,因为楚清也不能举证说他们是故意的,也不能证明这些强盗不是被驱逐的“犯错之人”。 沃斯各个部落的管理,不是完全靠律法,更多靠的是习惯。 所谓被驱逐的犯错之人,就是那些罪不至死、却又导致一定的损失的人,驱逐他们到不毛之地,相当于大宣的流放。 不同的是,他们随时可以因为战事而被召回。 在人家地盘上,人家怎么说怎么是,而且己方损失不严重,所以楚清接受了西日阿洪的道歉——一套精美的纯银餐具,从碗筷到杯碟,从调料罐到奶酒壶,都是银子做的,还镶嵌了不少绿松石和红玛瑙。 不接受也不行,这些人还要在沃斯生活下去,总不能把人得罪狠了惹来后患,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不过那些沃斯强盗也没落到好,虽然被接走的时候都活着,可上半截身子被寒风吹了半宿,脸上鼻涕眼泪的结了一层冰壳。 下半截跪着埋在地里,拔出来时都僵了,回去还能活多久不好说,听天由命,反正也没抽他们鞭子也没砍他们脑袋。 丐帮青年们的劣根性在加入卓耀他们的操练之后火速根除,每日太阳没起,他们先起。 卓耀为了保障工程进度,专门把祥子分出来单独训练他们,他们的训练量只有楚家小子的一半,这样才有体力在训练之后还能继续刨土。 到腊月二十九的时候,楚清干脆带领全体人马,把最后一节道路清理完工。 自此,从河滩蜿蜒徘徊到中转仓库的路段上,有了一条可以并排通行两辆马车的平整道路。 说蜿蜒徘徊,是因为要避让开不属于楚清的河滩,否则,以后不定会惹什么麻烦,当然,也不想让沃斯人占自己的便宜。 清理出来的石头都没有扔掉,全拉回来堆放在仓库后,像山一样。 大年三十,楚家人带领丐帮青年又开始了春节联欢篝火晚会,把仓库前种人用的坑全用上了。 古代军队一直都是“埋锅造饭”,原因有三: 一是便于放置。 行军锅就像没有盖子的坛子,卷唇敛口,短颈深腹,腹部以下渐收,腹部圆鼓,底部浑圆,适合炖、煮,也可以煎炒。 因为底部是圆的而不是平的,很难放置平稳,所以要在地上挖洞置锅。 二是防火。 柴火置于坑中,不易把明火暴露在外,军队作战,粮草极为重要,所以避免火灾是重中之重,埋锅造饭,可以减少失火的几率。 三是节省燃料。 作战部队不可能背着柴火行军,所以都是就地取材,要用最短的时间把饭做熟,那就要充分利用燃料。 埋锅造饭,会留下灶坑,也成为判断军队兵力的参考指标,当然,也可以用灶坑迷惑敌军。 因为每个灶台满足士兵饮食的需求大致有数,想知道敌军大概的数量,就可以换算出来。 楚清这次带来的就是仿造的行军锅,只是没有正品行军锅那么厚实,而且是平底、双耳。 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