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9章 战术 (第2/2页)
“蒙古那边只能出人,出不了能维持如此庞大的兵力和后勤人员的消耗,而朝鲜那边,本来也就是个弹丸小国,又能给建奴提供多大的补给呢,再说了,朝鲜人小人之道,在加上本国又有巨大的人口消耗,自然是不可能把粮食全给建奴的,而建奴所有重心都放在锦州这边,根本无法分身乏术去应付朝鲜的阳奉阴违。” “而北边的沙俄,才是一个未知数,不过想来也不可能无限给建奴提供粮食,所以时间一久,建奴的后勤就会出现断供。” “第二,我军的骚扰目标,主要以粮草和后勤为主要作战目标,不要盲目的胡乱瞎打,因为此战中最重要的就是后勤资源。” “第三,耗着,不能冒进,不能恋战,不能浪战,要等待最佳时机,要说消耗,我军绝对要比建奴耗的起,毕竟建奴是举全国之力,不仅国内经济,耕作,放牧,打猎……等一切都要停止,还要在大军和后勤人员不断的消耗当中,陷入恐慌之中。” “而我大明则不同,我们只是动员了河辽战区这一个战区的兵力和后勤人员罢了,还有南方的粮食可北调,支持的时间,绝对是要比敌军长久的。” “第四,战略博弈,我们和皇太极都明白,锦州城不是最终目的,皇太极想要围点打援,牵扯我军主力,那么相对的,我军出兵宁远,何尝又不是在牵扯建奴主力呢,所以我军应该在驻防宁远的同时,从容练兵,以补缺我军野战的短板。” “护好我军粮草后勤辎重,打击敌军粮草后勤补给辎重,稳扎稳打即可,等着建奴内部自乱。” “殿下,这些就是臣的愚见。” 说完,徐以显就朝着太子殿下弯腰行礼,看透敌军的目的,就能很好的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在了解其中最关键的战略点之后,就会从容很多,恰巧建奴的目的很容易看透,等的就看双方,谁先沉不住气了。 这这战略策略一说完,众人都沉默了,都是思考起来,先前指责徐以显的人也都是闭上了嘴,先不管这些策略可不可能,至少别人能说出来,还说的有理有据,光是这一点,他们就比不上。 “殿下,此战术可行。” 孙承宗听完,经过片刻分析,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徐以显说的大致上是对的,这么去执行战术也是可行的,比起直接救援锦州的打法,要好得多,别的不说,至少可以减少我军损失,也能有效的牵扯建奴大军。 “太子爷,还有一点,就是锦州城内的祖大寿部,能否撑得起这么久呢?” 杨嗣昌提出疑问,也是这其中的一个不可控因素,根据祖大寿的来信,城内粮食还能支撑三月而已,只怕双方大军还没耗出结果来,锦州城内的祖大寿就先扛不住了。 “殿下,根据信中说所,锦州还能支撑三月,但是以臣看来,支撑一年乃至两年都不成问题。” 徐以显说着,继续道:“首先,锦州是防守为主,建奴如果不攻城,那么可以减少消耗,其二,祖大寿说的他们的粮食还能支撑三月,不是全城的粮食,再则说,可能三个月是保守估计,真实情况我们都不清楚,但是既然祖大寿还能说出能支撑的话来,那么想来情况还可以。” “其三,等全城粮食消耗一空之后,实在不行,还可以杀马。” 守城战中,战马确实作用不大,必要时刻是可以杀马的,这话并没有错。 朱慈烺对徐以显的战术制定,比较赞同,至少前面几样确实跟他想的差不多,皇太极也就这点老本了,别看表面上气势汹汹,其实后勤最多也就能支撑两年而已。 两年一过,建奴要么就内部大乱,要么就无功而返,但凡有点军事眼光的人,都能看透这一点。 可惜,原历史上,他的父皇崇祯皇帝,就看不透,偏听偏信。 “你们还有没有更好的意见?” 朱慈烺再次看向众人。孟晚灯的大明:暴走皇太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