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9章 被人哄一辈子也是福气 (第2/2页)
户对的问题,蒋家也是大家族。 和静母妃说和静适合找一个老实没心眼儿的人,欺负驸马,驸马也不敢说啥。 找个人精子把她卖了,还帮别人数银子呢。 廖太妃明白那意思是说蒋员外郎太精明不适合做驸马。 后来赵太后给荣亲王定了国公府的梁氏,娶进门一年之后和静母妃说梁氏好歹听话,呆就呆点。 和静母妃担心自己女儿仗着公主的身份在婆家不听话。 和静母妃苦笑着对廖太妃说驸马聪明,不然不会哄得何静如此听话。 还说能被驸马哄一辈子,也算是她的福气,一是担心时间久了驸马没这个耐心,二是担心谁也不会十二个时辰守着和静,就怕和静自己自作聪明办一些傻事。 这会儿的廖太妃明白和静母妃临死前都放不下这个女儿是为什么。 平时没觉得,怎么这件事看出来了? 真傻! 廖太妃心想,我要是有这么一个不听话的女儿,一个理由就能把你治住。 病一年,让女儿回来侍疾,不相信亲娘病了,女儿还在外面犯花痴。 和静还是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去祸祸别人女儿的名声,还是多少有点我是公主我想做啥就做啥的心理。 难怪大多世家不愿意尚公主,不想请个祖宗回来做威做福。 她听说蒋家当时也不太愿意让蒋员外郎当驸马,要说促成这门婚事的还是赵太后。 如果蒋家愿意,赵太后不会促成,就因为蒋家不愿意,赵太后哄着皇上同意这门亲事。 赵太后完全是小人得志、穷人乍富、从底层混到高层因为地位的转变而忘乎所以的人。 想一想一个市井长大的人能有什么素养和底蕴? 直接把贪婪丑陋放大到极致。赵太后就是那种除了她生的之外,巴不得其他皇子公主过得不好。 又想一想那个周三太太,她可不是市井出生,也算是大家族出来的,只能说明这人心啊。 难怪有善恶之分。 和静长公主来找廖太妃一顿哭诉,倒不是来抱怨她的委屈,哭诉自己知道错啦,抱怨也是抱怨丈夫的狠心。 其实这也不是不由衷的话。 她事先在太妃娘娘这表现一番,错事儿是她做的,她是皇家女,皇上也不会过分责备她。 抱怨丈夫狠心,只能说明丈夫明智。 她可不想因为自己连累丈夫,心里也确实后悔,那会儿怎么冒傻气了? 以为自己说的话人不知鬼不觉,谁想能碰到吴五爷这个一根筋,换成别人也不会这么查到底,也没法查。 可是吴五爷就这么直接查,挨个问。 廖太妃怎么看不出来和静长公主的真实意图,想着这会你倒聪明了。 你要真心疼丈夫闺女,就别干没屁眼子的事啊。 还是觉得自己是皇家女,没把归氏看在眼里。 这事廖太妃没给皇上说,谁知道皇上自己跑来说了,主要说吴家一根筋,当笑话说。 廖太妃心想,是不是自己以前总给皇上说各府八卦,让皇上对八卦事很感兴趣。 还好,不知道中间有和静掺乎,不然皇上该生气了。郦七午的闲妻不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