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逃跑的知青丈夫(44) (第1/3页)
“可是,我这要是去做技术指导了,我们家的田我也放不下啊。”李父担心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今年龙虾的收成问题。 王富贵知道,李父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觉得若离了他,加之王富贵和李兰花要忙活果园的事,势必鱼塘没人看管的问题。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自己稍微动一下人脉就可以了。首先将这几亩田全部租出去,或者直接承包给别人做,然后再从别人手里收取租金或者稍低的价格收购小龙虾就行。这样既不会耽误家里的农活时间,同时也能增加一部分收入。 “爸,我们就培养虾苗就行,或者直接将鱼塘租出去赚点租金就可以。如果你想干呢,培养虾苗我个人认为是最合适不过的事了,刚好可以岔开你工作的时间。后续鱼塘的虾也不多,鲶鱼这些每天喂食就行,完全不用每天去消毒了。”王富贵立马回复道。 李母听到这话,顿时高兴得不得了。要知道,她最希望的就是家里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合适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也担心因为老头子去给村上当技术指导,让王富贵有别样的看法。 “今天都忘了去看老大了。”王富贵猛然的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实在是着急赶公交车,完全忘记去看看老大的学习情况了。 “要不,我们今年把车买了吧?”李兰花咬咬牙说道。 李兰花做此考虑,也是多方面衡量的结果,第一每次让学校的行政车接送也不是一回事。第二,这有了自己的车之后,以后去省城也方便,接老大回家再也不用担心班车的问题了。 “是的,富贵,如今家里过日子再也不像之前那样紧巴巴的了,手中也有点余钱,你看下要不把车早点买了吧。”李父赞同的说道。 “嗯,那行吧。”看着一家人都在为这件事努力着,王富贵的心里也是乐滋滋的。虽然现在他还没能力给家人更好的物质基础,但最起码能让家人过得舒坦一点。这也是他最大的愿望之一了。 周末,王富贵带着一家人找杨教授汇合,老大远远地看到老二,立马飞奔而来,两兄弟仅仅一周多的时间没见面,粘在一起跟什么一样。 “富贵,这现在也没啥好车子,只有桑塔纳和面包了。”杨教授带着王富贵一家朝汽车城走去。 “还是面包车适合我们,既能载人还能载物最适合不过了。”王富贵也想换个桑塔纳,毕竟谈生意方便。可后面转念一想,也没啥需要外出谈的生意,还是买最合适的才是最佳的选择。 “也行,不过你会开吗?”虽然不至于要求有驾照,可杨教授担心王富贵的车技。 “杨大哥,你就放心吧,这原理跟开拖拉机差不多的,我自己上手来两圈就没问题了。”看着空空荡荡的汽车城,王富贵内心无限的暗爽,为自己即将拥有的面包车,感到窃喜。 当王富贵开着面包车回到村里的时候,引来了极大的轰动,这可是全村第一辆车,可能放在整个市里,都排得上名号。 “富贵,你咋不一次性到位呢?”村长满是羡慕的盯着王富贵的新车。 “既能拉货还能载人,最适合我了。”王富贵豪爽的解释道。 “哇,发财了!”村民们纷纷议论着,仿佛看到了希望。他们知道,自从王富贵一家带动大伙开始养殖小龙虾之后,一改这个村的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情况。以前都是靠着种地、黄花为生,如今看着王富贵一家的生活,有了更大的期盼。所以村民们都盼望着能够改变现状,而眼下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小汽车就是他们的梦想之一了,小汽车不行,摩托车也勉强可以的。 “大伙好好干,我们的好日子都在后面。”村长大声说道。 “好,好日子在后面!” 本以为王富贵买车的消息已经够震惊了,某天,李母跟人闲谈说起来王富贵去农大当副教授的事,一瞬间,在村里引起别样的波澜,让原本家里读不起书或者不愿意小孩读书的家长打消了想法,都用王富贵的例子激励着自家小孩好好学习,早日出人头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