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223章:振奋的演讲 (第1/2页)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梦想窒息!” 在江城大学诸多领导面前,在数千天之骄子关注的目光中,陆凡开始了今天的演讲。 “梦想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人说,梦想就是考上好的大学,考上研究生。 有人说,梦想就是进入政府部门或者大型国企。还有人说,梦想就是发大财,就是找到有情郎,就是抱得美人归.” “是,这些都是一个个具体而实际的梦想,无可厚非。但你们想过没有?现在的华国,全民忙着经商,机关干部纷纷下海赚钱,科技人员的工资还赶不上特区车间工人! 你们这些天之骄子,想清楚自己的梦想究竟是什么吗?是挤破脑袋去政府部门吗?可有些地方的局长、县长,甚至市长都下海经商了。 还是,去国企端个铁饭碗?可是现在的国企,人员冗余、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思想僵化,每年都破产一大片,没破产的也大都举步维艰。 那么,你们的前途在哪里?你们的梦想要怎样照进现实?你们还想将自己的将来,托付给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身上吗.?” 陆凡一连串铿锵有力的发问,使得台下诸多学生的笑容逐渐消失,有的沉思,有的迷茫,都在那里窃窃私语起来。 八九十年代的知识分子,收入普遍较低,内心充满了迷茫。因此,社会上有一句顺口溜: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 这些无奈的调侃背后,反映的是当时社会对知识、人才的轻视,以及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的不合理。 80年代,是一个颇具理想主义色彩,是诗人和文人的黄金年代,文人有风骨、学者有思想、文化有气质,是个开放的年代,也是一个自卑的年代。 90年代,则变得更加多元和务实,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开始向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拜金主义转变。 社会变化之快,让这些天之骄子根本反应不过来。于是,他们集体陷入迷茫、焦虑,找不到理想,看不清现实,对自己的前途深深担忧,找不到存在的意义。 于是,很多的人在自我诘问中坠入痛苦的深渊,甚至以自杀的方式,绝望地离开这个世界。 比如,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大诗人海子。 在众人的沉思中,陆凡接着大声地演讲道:“同学们,今天,你们生活在一个安定的社会中,坐在这里迎接自己的毕业典礼。wap..OrG 可是,你们知道一百年前的华国,正在发生着什么吗?扬州教案、芜湖教案、丹阳教案、武穴教案,以及宜昌教案等等,一个个惨绝人寰的惨案相继发生。 积贫积弱的清政府,在列强面前连自己的国民都保护不了,只能任人宰割、生灵涂炭、哀鸿遍野。这才激发了无数仁人志士,救人民于水火、揽大厦于将倾的历史使命感,开始了挽救中华民族的思考与探索。” “同学们,和百年前的仁人志士相比,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不必经历纷飞的战火,也不需要随时准备着抛头颅、洒热血。 现在,社会安定、人民幸福,我们吃得饱、穿得暖。但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