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_第384章 向董卓讨要人口与粮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4章 向董卓讨要人口与粮草 (第2/2页)

   “岳丈说得是。”李儒表示同意,接着道,“只要我们把士族们镇压下去,就能腾出手来,把那赵云轻易消灭。”

    一听到“士族”,董卓的脸色就阴沉下去。

    他站起身,在屋里来回走动起来。

    突然间,他喃喃自语起来:“我得对付士族,还真不能让后路乱了。”

    又站在原地想了想,他转过身,对李儒道:“你觉得,如果我把人口和粮食给他,有没有太大坏处?”

    李儒笑道:

    “多出五十万人,却只多出二十万石粮食。

    一旦夏国得到这些人口,他们就得到了一个沉重的负担。

    如果五十万人都没有粮吃,到时候夏国要么崩溃,要么只能求着我们借粮。

    到时候,岳丈无论提出什么条件,赵云都得咬牙答应。”

    董卓双目一亮:“对啊,我原本就想过这个事情,刚才却把它忘了!哼哼,等到夏国缺粮,我首先得让白儿回来。对了,有没有白儿的最新消息?”

    李儒摇摇头:“夏国的保密工作做得极好,探子们没有丝毫回报!”

    “可恨!”董卓恨恨然骂了一句,“他们这是害怕我去劫人,把白儿藏起来了。”

    事实并非如此。

    对于董白,赵云和徐庶都十分重视。

    只不过,徐庶的考虑是把人直接弄回夏国。

    赵云却想到了以后的变局。

    万一董卓挂了,董白出面,说不定可以收拢一些谋臣武将。

    贾诩、徐晃、高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至于吕布?

    这家伙脑后有反骨,赵云心中发憷,暂时没想收留他。

    在赵云的指示之下,董白被安全司的人安顿下来,就藏在洛阳附近的一座庄园里。

    李儒是个非常聪明的人,表面上从来不会忤逆董卓,甚至还有办法开导董卓。

    因此,他深得董卓器重。

    在另一个时空里,董卓入洛阳以后所做的每一件大事,都有李儒的参与。

    这时候,眼见董卓不高兴,李儒便又开导起来。

    “等到夏国陷入绝境,岳丈可让那赵云率文武和军队入朝。

    一旦进入洛阳,岳丈便有千百种办法处置他。

    依我估计,至多四个月,他就要走到那一步!”

    董卓听了,心气平和了许多。

    他抬起头来,冷笑道:

    “你给我通知张济,让他驱赶关中流民和百姓五十万,粮草二十万石,送到陇西郡。

    让他动作快点,越快越好!

    我想早点看看,那赵云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董卓和李儒都知道,张济在帮着夏国卖商品。

    但因张济害怕引起外人眼红,一直都在隐藏着许多细节,他们便比较轻视这件事。

    殊不知,此时的张济,因为得到了更多的夏国商品配额,已经和夏国捆绑得十分紧密!

    为了保护商道,他的侄儿张绣,经常带着马队在官道上面巡视。

    在夏国安全司人员的刻意拉拢之下,张绣也在心理上倒向了夏国。

    接到董卓的命令以后,张济直接叫来安全司留在陈仓城中的明面人员,与之商议应该如何去做。

    郭嘉听说以后,不顾所有人的拦阻,亲自去了陈仓城。月不语的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