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3章 徐庶的无奈 (第1/2页)
“正是如此。”徐庶坦然承认,并向蔡邕拱了拱手,“还请蔡老理解。” 蔡邕深深呼吸一口气,摆摆手道:“行了,如果你觉得可以,就把你的计划讲讲。” 终于把这老头的火气按下去了。 徐庶暗自抹了把冷汗,开始娓娓道来。 “大王想做天大的事,这一点我很早就知晓了。 但我同样也知晓。 依大王的性格,我根本阻止不了。 我思来想去,便劝大王来此偏远之地立足。 如此一来,就不必受到任何世家大族的打压和攻击。 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悄悄发展。 为了让外界轻视我们,我甚至认同了张子乔的建议,支持大王即刻建国。 但是! 大王的心情格外急迫。 刚一立国,他就想让治下百姓无冻饿之忧。 这就逼得我们向南面的高原进攻。 本来,我只想去南面高原抢粮、抢皮毛。 大王却想把那边的土地和人口也一口吞下。 我试图说服大王放弃这一点,却反被大王说服了。 庞大的新地盘和暴增的数十万异族人口,给内阁带来了巨大的治理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人才不足的问题就突显出来。 这时,大王决定从外面抢夺人才! 蔡老据此便可知晓,夏国的各种事务,都是被大王逼出来的。 正常情况下,我们得一步一步稳稳地走。 大王却逼着我们飞快地跑!” 随着徐庶的解说,蔡邕渐渐理清了赵云的思维。 赵云雄心很大,心情急迫,性格强硬。 徐庶作为赵云的首席智囊,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挂印而去,一拍两散。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要么全力辅佐,努力维持。 显然,徐庶选择的是第二条。 这是更加艰难的一条路。 但对徐庶这等人杰来说,或许才是最中意的。 再说了。 夏国当前的形势,让他也觉得很是不错。 如果让他进行选择,他也会选第二条。 见蔡邕陷入沉思,徐庶也暂时停下话头,端起茶碗小口喝了两口。 半晌之后,蔡邕像是想到了什么,眉头紧紧皱起。 他抬头看向徐庶,问道:“你老实给我说,上次那许多士子闹事,是不是有你在里面挑拨?” 徐庶与蔡邕对视良久,终于默然点了点头。 蔡邕顿时气得不轻,吹胡子瞪眼地喝道: “徐元直,你怎么可以这样去算计士子? 你知不知道,他们中有不少人才华不低,却被你投进矿场去了? 一个苛待士子之名,你怎么也逃不掉!” 这一次,徐庶却没有什么认错的姿态。 他满脸认真地看着蔡邕,沉声道: “不错! 我是算计了士子们,苛待了士子! 但是! 我是为了夏国,为了无数穷苦百姓! 强掳过来的士子,心中必定怨气不小。 作为聪明人,他们很多人都懂得伪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